跟着影视作品学做人
友情篇-兰彻手把手教你如何对待朋友
平安夜前夕,在闺蜜家等了她两天依旧不见她踪影的我,怒气冲冲地改签了回上海的动车票。动车开了之后我才终于收到她的消息:“我到家了,你人呢?”
努力压制自己的怒气的我伪装平静:“回上海了。”
那边立马拨过来一个电话:“不是说好睡一晚明天赶最早一班高铁回上海吗?你怎么现在就回去了?“
我没好气:“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与其我跟傻子一样等着你不如早点回上海。”说完我果断挂掉了电话。
两天前我与闺蜜约好周末在她杭州的住所见面,可我从周五晚上到达她家一直到周日晚上七点钟离开,也不过只收到她每隔半天给我发一条消息,告诉我她不能如约回家。
这是我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时突然想起的记忆。
电影开头,法汉和拉朱听闻有大学时好友兰彻的消息,一个为了下航班装病,一个着急到出门忘了穿裤子。而他们那个好友,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音信全无。想到当时被闺蜜鸽的自己,突然对这两个主角感同身受。

1. 活成了你最羡慕的模样,而他是你最好的朋友
电影并没有急着让我们找到兰彻。而是画风一转突然开始描述起了这三个好友的大学生活。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被法汉和拉朱如此念念不忘的人物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他并不死板,他当机立断,他聪明机智,他逻辑鬼才,他乐观向上。似乎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套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我终于理解了法汉和拉朱如此惦念着他的原因,兰彻是多少人想活成的模样啊。而他,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曾经,我闺蜜也是我羡慕的模样。
我和我闺蜜相识于高中,那时内向胆小社恐到连公交车都轻易不敢坐的自己,因为机缘巧合与她成为了朋友,高中毕业时已经成为了班里的文娱委员,主持过两届班里的元旦晚会。
闺蜜整个高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从高一刚分班时的全班第五名一直到高三整个班级永远的前两名。她是我整个高中时期最好的榜样,我也不自觉努力起来,从高一分班时的班级的班级二十名开外,到高考时的全班第二,我觉得我闺蜜有很大的功劳。
而我闺蜜并不像大家刻板印象里的学霸那样只知读书。在我看来,她有和兰彻身上一样的特质,她们大方得体,并不因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别人。作为班级第一名的我闺蜜是全班人缘最好的人。
而她也并不死板。我犹记得高中时班主任在班会时请她上台分享学习经验,她在台上正经讲了几分钟之后,班主任出教室去接电话。于是台上的她画风陡然一变,从正经的样子变得狡黠,收起手上那张仅仅花十分钟写完学习经验的纸张,笑着对我们说到:“当然我的学习方法也不适合所有人,你们最重要的开始进考场之后跟前后左右搞好关系。“全班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起来。
关于她的回忆简直停不下来,在平淡的高中生活里,有关她的记忆永远带着最鲜明的颜色。
2. 固然要督促朋友上进,但也要允许他们犯错
或许是剧情前面对兰彻描写得太完美了,所以在校长出很难的考卷故意为难拉朱想让他考试不及格时,我也没有想到他会去偷试卷。这种违反规则的事情,为什么他要去做?
我是一个从小就很一根筋的人,在我眼里,很多事情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如同电影最开始的法汉为了下飞机装病,这种情节是绝对不可能在我的故事里出现。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法汉为了一己之私而耽误了这架飞机上其它所有乘客的旅程,这样不顾别人真的可以吗?
但是法汉毕竟只是个凡人。这样想想,他的缺点似乎也能为人所接受。
可是被塑造得如同完人的兰彻,为什么要做破坏规则的事情呢?这算不算崩人设呢?
抱着这样的疑虑,我仔细捋了一下整个剧情。才终于发现,哪有什么OOC,兰彻本来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
从古到今都被提倡的“严于律己,宽与律人“似乎在兰彻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解读。
从兰彻身上发生的事情来解读。
他相信皮娅的专业能力,所以敢于不等救护车就把拉朱爸爸用小电驴送去医院,敢于在皮娅的指导下在实验室为姐姐接生,保住了几个人的生命。

规则在他面前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他敢于打破规则,打破控制住人的桎梏,因为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
从兰彻在同学葬礼上指责校长,在课堂上用朋友名字自创两个词来抨击校长倡导的死读书,不难发现兰彻这个人是不惧正面面对为难和指责。他自己光明磊落,却从不要求身边的朋友不犯错。
所以他敢于去校长办公室偷试卷,因为在他看来,是校长首先打破规则故意为难拉朱。因此他也不惧打破规则,为了朋友去偷试卷。当然,他也付出了打破规则的代价—他们三人被勒令退学,第二天就得走。
3. 三观,规则和朋友,不要本末倒置
近几年,三观这个词汇越发流行。在网络上我们很容易看到大家用三观这个词来抨击对方。一句“三观不正“就能引起很多矛盾。
我以前以为自己很是宽于律人,只是在三观不合的地方会对朋友有所不满。
可是,三观这种东西的形成,和人自身成长的环境以及经历过的事情息息相关,它只是在各种社会规则下被条条框框限制而行成的一套准则而已。你以为你在自己的三观下能宽于律人,以朋友为本,可最后终究会发展到“以规则为本“。
想清楚这些,再看电影。越发能体会出兰彻所散发的人情味。
不再纠结于各种规则限制的我,越发能体会到兰彻的闪光点。
所以他失联这么久,也是因为他签过协议,毕业之后不能再以兰彻的名字联系以前的朋友。
此时我突然很庆幸,法汉和拉朱并没有因为对方失联这么久而生气假装不认识这个人。而是努力找到他再揍他一顿。

合家欢的结局谁看了都得满脸微笑,我拿出手机,主动联系了大半年没见面的闺蜜。当时被放鸽子两天时内心暗自定下“对方不道歉就绝对不原谅对方“的规则也被我抛之脑后。我知道我有多喜欢我闺蜜,并且我知道,她值得。
再次来到杭州见到闺蜜,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主动跟我讲起了那次鸽我的事。
周五晚上,我来到杭州时,她正在外地参加一个培训,晚上大家聚餐她被逼喝了酒。
周六上午她还在和同事应酬,看领导脸色的她不敢早走。等她可以确认离开的时间时,却已经订不到当天直飞杭州的机票,为了早点回家见我,于是她改变路线准备去上海再从上海转高铁回杭州。
周六晚上九点多她到达上海,准备去赶高铁,却发现身份证不见了。回不了杭州的她也住不了酒店,拖着行李箱想去朋友家借助一晚上,却发现朋友的女朋友也在,她只能马上离开。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是如何度过那个晚上的。
周日为身份证奔波的她在傍晚终于得知有同事要开车从上海回杭州准备上班的消息,疲惫的她想着终于能见上我了,却发现家里一片漆黑清清冷冷。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我终于没办法再理直气壮生气自己被放了两天的鸽子。
晚上睡前窝在她床上,看到她一边给男朋友织毛衣,一边听金融消息的广播,间歇着跟我聊两句。真好,还是之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