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话“妇女节”
今天是3月8日。
大家都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不过呢,很多女同胞不喜欢“妇女”这个词,所以纷纷改成女神节、女王节什么的,矫情一点的就叫女生节。要是“妇女”就受不了的话,我说出这一天的正式名称,保证女同胞们更晕。这一天的学名叫“国际劳动妇女节”,英文是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看到没,劳动妇女,你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神、女王或者女生,能不能过节还存疑呢。
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细细说一下。
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母系社会是先于父系社会出现的,女性曾经有过逆天的地位。著名的花木兰同志就说过:“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妇女能顶半边天!”武则天同志当过皇帝,老佛爷西太后同志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几十年,跟皇帝基本没有区别了,国外也有英国女皇、俄国女沙皇等等。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女性的地位终究还是远远落后于男性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话说公元1857年,咸丰七年正月初,22岁的慈禧同志被晋封为懿贵妃。同年3月,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代表,法国政府任命葛罗男爵为全权专使,率军来华,开启了英法联军侵华的序幕。就是这个时候,欧美的纺织女工们决定:老娘不干了!
受益于工业革命,欧美各国建立了大量工厂,大量女性也因此走上工作岗位,由家庭主妇变成了产业工人。但是她们很快就发现,女工的工资很低,每天的工作时间却长达12小时。这还得了,叔可忍婶不可忍!1857年3月8日,纽约的纺织业女工们开始罢工,走上街头,要求提高工资待遇、缩短劳动时间。但和你们想的不一样,这次罢工的结果是“然并卵”,也没有因此而出现一个节日。
罢工游行的美国女工但是,女性的突出优点就是有韧性,认准目标不罢休!那李雪莲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一告状就告了20年。这些女工们呢,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要来一次抗议游行,而且一抗议就抗议了五十年。到了1908年,有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抗议。她们除了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十小时工作制)和增加工资(最低工资标准),还要求享有选举权(妇女选举权),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19世纪美国妇女的独立标志美国社会党见状眼前一亮,于1909年商议设立美国妇女节。不过你又想错了,他们设立的妇女节时间不是3月8日,而是每年二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这脑回路我也是服了)。
1910年,“第二国际”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了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书记克拉拉·蔡特金起草决议案,表示要确定一个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节。但具体是哪一天呢?不好意思,哥本哈根妇女代表会议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所以大家看心情过了。1911年3月19日,上百万欧洲人参加了庆祝第一届国际妇女节的各项活动。于是就是这天了。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女工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于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举行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Alexandra Mihalovn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
呼,终于定在3月8日了!可是我还是图样图森破了,因为事情还没完。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以后,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反动派杀害。为了纪念卢森堡,1919-1921年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都选在3月5日——这天是卢森堡的生日。1921年9月,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认为,还是3月8日更有纪念意义,所以通过决议,把国际妇女节正式定在3月8日,再也不改了。
中国人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则是在1924年。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国民党元老何香凝提议在广州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响应全世界妇女的“大团结示威运动”。与会妇女群情激昂,“打倒外国帝国主义”、“排除纳妾和一夫多妻”等嘹亮口号此起彼伏。庆祝大会结束后,又进行了游行。一路上,游行队伍高呼“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保护童工孕妇”、“废除娼妓制度”等口号。
后来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失败了,但庆祝国际妇女节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继续把3月8日定为妇女节。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妇女同志不但顶起了半边天,部分妇女还顺便把另一半天也给统治了——你听说过有哪个“跪搓衣板”的是妇女同志吗?
最后再说一下“妇女”。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不管男女都称为儿童。《说文》则记载,“处子曰女,适人曰妇。”通俗地说,未婚的,称女;已婚的,称妇。所以,妇女泛指女性,真的一点儿都不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