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哲学之光

知难行易,而非知易行难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52人  丁晓磊

今天是1000天写作的第十天。今天我们讲讲知行合一。

这是非常大的话题,很多学者就这个问题能写一本书或者论文集。我辈不才,今天就对知行合一的某个侧面做一下自己的解读。

知行合一是明朝大学者、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所提出的,他创立的心学成为一代显学,而王阳明也被评为中国千古“两个半完人”之一(另一个是孔子,那半个是曾国藩)。

知行合一,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词。从字面上看,就是说你知道了就按照你知道的做。很简单吧,你知道学英语有好处,你就学英语,你知道健身有益处,你就健身,对吧?但是,我再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问题了: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艺,所谓素质教育,然后报各种班。比如一个爸爸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不断考级,风雨无阻,花费颇多,你问他为啥让孩子学钢琴啊,他会说提高艺术情操啊、提高生活品味啊、有一技之长啊,利益颇多。OK,这时候你说你这孩子潜质不错,就走艺术这条路吧,他马上就会说,不行,要养活自己,要找稳定的工作,不能走艺术之路。看看,他的知自相矛盾了吧。比如我在工作,父母都会说你要努力工作,挣得越来越多,还会和你说,你看看马云、李彦宏,真厉害啊,但是当我选择创业的时候,就会说你怎么也要找个单位啊,你那叫单位吗?我反问马云的阿里巴巴那叫单位吗?叫啊,多有钱啊。刚开始呢?刚开始就有钱吗?然后就是无语,接下来就是默默的支持。其实我知道是父母担心我干不好,但是我强调的意思是这个知在对应的角色不同的时候或者不同程度的时候甚至不同时间的时候,就会变,甚至自相矛盾。

这就引出今天的话题了:知难行易,而非知易行难。

以前有句老话是知易行难,意思是知道容易,做起来难。表面看起来确实如此,一些我们所谓高分低能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的,我们表面上看起来的知,其实不是知。这有点哲学思辨的感觉,我下面着重说一下。

语言学里有一个研究理论就是如果我们脑子中没有一个概念或者对一个概念认识的不够明确清晰的话,我们在实践中就基本不去想那个概念了,也就不会真正实践了。这就是语言对人的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比如中国人经常说的上火了,我也经常纳闷到底什么是上火了,西医如何解释这个事情,其实对于西医和外国人来说,上火其实就是和发炎差不多,只不过发炎的程度似乎比上火还要程度重一点而已。一个外国人就没有上火的概念,因此他们在生活中也不会去想这个事。

再举个例子,理财规划中就有一个概念,就是你定的目标一定要清晰、量化、准确,而不是泛泛的。也就是说,我定一个理财规划,说3年存100万,然后才会不断细分,看每年、每月要存多少,然后再细分看我每年、每月应该挣多少,花多少,然后才能再去分析哪些钱该花,哪些钱该省,挣钱怎么能够挣得更快更多,这就能定出计划了,才会有行动。但如果你说我3年要存很多很多钱,我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一直想存很多很多钱,一点行动都没有。

这就是概念或者目标清晰的作用。如果一个概念或目标不清晰、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的定义,就没有办法准确思考,进而就无法产生正确的行动,没有正确的行动难有正确的结果,这些结果和经历反过来还会影响你,这就是一个负面循环,影响整个生命。正如朱熹大儒讲解的《论语》,说实话真的不够准确,我个人认为南怀瑾的批注更为精确,我相信两个人的行为也会大为不同。

因此,我认为最难的是搞清楚概念,清楚了做事是容易的,吃透概念,然后实践,总结思考,再次深化概念,这才是正循环。就像在考试的时候,有时候经常做错题,其实源头就是对某个概念没有真正吃透。我发现吃透了一门科学概念,就似乎有了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以后做什么时候都会更高效。这就有点像,你把大脑的系统升级为i7处理器,而在和一群奔腾386在竞争,他们根本无法赶上你的速度。

所以,从现在开始更新自己的系统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