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
大一时听到过一句话: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人性做人。深表认同。也会想要践行这句话的内容。可是问题在于天赋的难寻。因为教育环境的原因,到大学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一技之长。做任何事都是三分钟热度,热度消散,再无音讯。但对于有傍身技能的人一直都是羡慕的,也格外明白天赋的重要性。
看电影《心灵捕手》时,对里面一个场景印象深刻:麻省理工的教授蓝勃发现威尔对自己的数学天赋如此肆意践踏时,他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因为威尔之不屑的恰恰是他梦寐以求的。实在太过心酸,讽刺和惋惜。对于如此渴望天分眷顾的人,我能理解他部分的悲痛。他哭的是上帝的不公,没有受到额外的眷顾,哭的是对天才陨落的担忧。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是音乐家克莱门特发现了莫安琦的音乐天赋,才有了后来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琪。
人们对天才总是充满期待和赞赏的。所以他们会对天才的自甘堕落而万般惋惜。好在,威尔没有被放弃。心理医生尚恩让他找回了自我,可以为自己负责,他的天分没有被浪费。皮埃尔也遇到了伯乐克莱门特。
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在任何领域。不能用语言描述天赋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我相信,造物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的天赋。只是被放大或是压抑的不同罢了。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天赋。隐约觉得,寻找天赋也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一个艰难的见证奇迹的过程。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问,为什么非要寻找天赋呢。可能是为了与平凡抗争吧。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或许就在于天赋的开发与应用。以前会被一个问题困扰:人们常常说职业不分贵贱,身处任何岗位都能创造价值,但为什么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光鲜亮丽的职业,而忽略地位低微的职业。如果说职业的价值标准是以社会贡献力量来衡量,那么谁又能说从事所谓低等职业的人的社会贡献力量低于社会精英呢。我们还会像小时候听到的那个故事一样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么:一位妈妈拿环卫工人举例,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否则长大以后就会和他们一样从事被人唾弃的职业。
这个问题目前无解。就像教育本身是求学之路,却愈来愈演变成为求职之路,而人们对此转变竟不自知一样令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