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有意思文学青年聚集地

通史笔记之大明王朝·第十篇

2018-07-25  本文已影响22人  承渡5000

周更/一篇

在军事上,朱棣登基之后,把他的老巢北平当作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苦心经营,以对抗外在势力的威胁。

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并大力修建紫禁城。花了近20年时间的建设规划之后——1421年,明政府正式迁都,改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在迁都这件事上,我着实佩服朱棣的魄力,我相信迁都绝对是因为政治因素。

朱棣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皇帝,也是一个杀伐决断的君主,他知道迁都是一项极大的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了影响明帝国长无治久安的最大因素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安逸,迁都北京。否则偏安一隅的大明将难逃南宋的厄运。

朱棣迁都北京城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

北京城就是唐朝的幽州、辽朝的南京、金朝的中都、元朝的大都。

皇城包括紫禁城,万岁山、太液池。太液池就是北中南三海,今天北海向公众开放,中南海进不去,还有太庙和社稷坛,六部九卿的官署。皇城的正门,在明朝叫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它的匾额都是青金石的,非常珍贵,所以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想把这块剧卸下来,用背面刻中华门。结果翻过来一看,背面刻的是“大明门”!原来清朝就这么干的。这块匾,见证了北京城五百多年的沧桑。

皇城北门叫地安门,出了地安门就是钟楼、鼓楼。从永定门到钟鼓楼,条中轴线,全长八公里,可以把北京城对折,建筑非常规整。现在鸟巢、水立方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北京城,可以讲是奇迹,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拆得没模没样了。北京有三千年历史,但找得着三千年历史的痕迹吗?西周开始建城,但能看见的大多是上周的,而我们到欧洲看看,一切跟几百年前一样。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中国只有山西平遥、云南丽江两座城市入选。大陆的古迹,除了地名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

如上文所述,在朱棣迁都北京的所有理由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话说回来,虽然“天子守国门”特别霸气,但是也意味着首都的战略空间特别小。明代中后期,后金崛起,时刻威胁着都城,再加上朝廷需要从南方运送粮食等物资供给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和这座城市周边一百多个军事堡垒,这无形中增加了国力在交通上的损耗。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六十五岁的强人明成祖朱棣病逝于亲征蒙古的途中,永乐一朝的第一名将应该说就是这位能征善战的皇帝,之后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寄语

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