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定要留意班级里边存在的恃强凌弱的苗头——读《改善学生课堂表

2023-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爱读书

校园欺凌现在很多,并且酿成恶果的也不少,可见校园欺凌必须予以关注。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欺凌并没有爆出来的那么严重,但是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没有妥善解决,让施暴行为由偶然变成了家常便饭。

学校里离学生最近的是老师,如果老师能够洞若观火,在欺凌行为的萌芽之时,就将其扼杀,那么就能大大减少可怕的校园欺凌现象。

施暴者往往是那些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一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甚至这些施暴者在家庭里边也经常会遭受家庭暴力,所以他们想要宣泄自己的痛苦,或者想要证明自己的力量,或者模仿家庭暴力,所以说,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家庭及家长的样子,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样子。

那些被欺凌者,往往有以下特征:性格内向,孤僻,不爱讲话,不爱交朋友,家境困难,人长的矮小,自卑,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身体有残疾等等,他们往往是班级里边边缘化的人物,老师们很少会关注到他们,而施暴者却将黑手伸向他们,因为这些人更容易被控制。

被欺凌之后,这些人还会觉得是自己有问题,由于担心被再次欺负或被欺负的更狠而不敢反抗,不敢报告老师家长,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合群。

建议老师在开学之初,就要对班级里边恶霸和弱小者的潜在者,多加关注,一旦发现有欺凌行为,就要找双方谈话,告诉他们该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以及欺凌的严重后果。

但是我们不能等着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再去善后,因为这个时候伤害已经产生,所以要以预防为主,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1.学期初召开专题班会讨论可能出现的欺凌行为及解决办法;

2.深入班级及时了解班级动态;

3.告诉学生们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不管这样的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

4.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班级活动,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特殊的学生;

5.经常在班级里边营造正能量,多讲一些同学间团结互助的故事;

6.给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律普及,让他们明白触犯法律是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

7.老师也要加强学习,多掌握一些与施暴者和被欺凌者谈话的技巧,以及正确处理欺凌行为的办法,以便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每个人都是天使,都不应该被暴力对待,有些可能达不到暴力的层级,但是孤立他人,嘲笑他人等行为也是不恰当的恃强凌弱行为,如果能够杜绝暴力者任意摆布他人的现象,班级会更和谐,老师的管理工作也会更轻松。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社会资源,与相关的法律部门合作,邀请他们到学校为学生做预防欺凌专题讲座;此外,还应该让家长参与到欺凌事件的解决中来,凝聚更多成人的力量,扭转孩子们不正确的行为。

还想强调两点:一是老师一定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觉得问题严重性层级不高,就对这些欺凌行为视而不见;二是老师不能推卸责任,问题严重了就完全推给家长或学校去解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