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人生哲学》摘抄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WISDOM_bd95

①他们已然通过自信而纯真的笑容或者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证明了他们心灵的强健。

②人性的问题,终究是人心的问题;人性的弱点,终究源于“内心的软弱

③自我完善,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看清真实的自己。那应当是一个完整的自己——既包括美好善良的“我”,也包括此一时彼一时心存邪念、灵魂丑陋的“我”。就像一朵真实而完整的小花,有其绽放时的绚烂,也必有其凋零时的衰败;那个真实而完整的月亮,有其光明的一面,也有其阴暗面。每一个“我”也是一样。若没有自我的“阴暗面”,我们何需自我完善?

④怎么样才是对自己“真诚”?怎么做才是真正善待自己?“改变我能改变的,领受我改变不了的”——对自己身上可以改变的地方尽力去自我修缮,对自身不可改变的东西则予以尊重、接纳,学会与之共处。一方面,要看清真实的自己,尽可能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健康更美好,

⑤我们之所以疲于奔波、追名逐利,或许不在于我们的本性贪得无厌、不知足,或许根本在于我们缺乏安全感,因而心不安。”

⑥我们选择牺牲内心的梦想来实现生命的平坦,他们则振翅飞向人类精神的塔尖,即使坠落,仍追求末日的绚烂。

⑦若生活没有“重负”,我们又该拿什么来对人性的顽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使之越来越具有德性的温润,散发人道的柔光?事实上,有多少人的刚毅坚强是由“挫折”磨砺而成,有多少人的成熟练达脱胎于深沉的“受难”,有多少人的纯真恰恰是双脚深陷“淤泥”中不忘仰望星空,一个人“肩头扛下了多沉重的苦难,胸中就承载着多伟大的情感”。

⑧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孤独≠寂寞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任何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难以激发起自己对于生活拥抱欢呼的热情;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灵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而“寂寞”是由自我内心的荒凉、思想的贫乏而引起的对独处的恐慌,精神的空洞使我们直觉到生命的虚无,情感的真空使我们怀疑自我的存在,那是一种灵魂中空的干瘪,是绚烂的烟花在高空瞬间绽放、又坠回广漠低沉的黑暗中的无望,焦灼却疲乏。

⑨有些年轻人用抽烟来制造烟雾包裹中的寂寥,或者借酒来玩弄氤氲醉意中的寂寞,或者走颓废路线来表露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这是一种摆酷,或是一种造作,那只是对想象中的孤独的描摹,是流于表面的装扮,是看似冷寂的面具之下一颗急欲引人注意的虚荣心在作祟,而不是真正的孤独者的风范。孤独源于思想的充沛饱满,是思想自发的精神流浪

⑩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或是在忙于应对本能的吃喝拉撒睡,或是在应接不暇地做着杂七杂八的事,接触着亲疏不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应当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本色、自在、真情实感

①一个甘于孤独的人必定热爱思想,因为能令形单影只变得充满乐趣、充满创意、散发出诗情画意的唯一源泉就是“思想”。孤独者的情趣是思想者的情趣——因其宽广而久远,因其无限丰富而通达永恒。思想使独处其乐无穷。就像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微粒,可人的头脑却能思考整片宇宙。”独处是最佳的读书时光,我们可以贪婪地饮用智者用一生总结出来的智慧,与他们发生超越时空的精神共振。有时,我们内心某个晦暗的角落会因为一句话而被瞬间照亮;有时,他无声地说出了我们的想法,他看我们比我们看自己更通透,那一刻,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理解”的美妙,一种豁然开朗的安宁

②人注定要承受属于自己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够分担,无人能够代劳,再爱你的人也束手无策。

③享受孤独的思想者。

④人的精神若找不到可以长久安顿的“家园”,也就谈不上“归属感”,那人生只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漂泊,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⑤不是世界离你远了,是你离自己的心远了”。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没时间思考还是疲倦不堪的状态让自己越发没有目标了。真的思考一下的话,什么是属于你我的呢?什么与我们相关呢?

⑥当我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别人会羡慕我们;当我们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别人会惧怕我们、巴结我们;当我们成为社会公认的“成功人士”,大家都对我们微笑、称赞我们。可是,即使全世界都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就真的幸福吗?如果我的心不认识我了,如果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引起我内心由衷的欢乐和温暖,我的幸福又该去何处找?

⑦比如功利层面说到的权势、金钱、财富——从长远来看,它们始终在人与人之间川流不息,永不常驻。权势从来都是从这个人流向下一个人,从这一朝轮转到另一朝,人们今天上任,明天卸任,权势却一直虚位以待,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更不属于任何一个人。金钱的流动速度更是惊人,从西方流到东方,从这个市场涌向那个市场,从这个人口袋里平移到那个人银行账户上,它就像作曲家比才笔下极具魅力的女子“卡门”,人人都爱她,她也不拒绝所有人,但她从不属于任何人

⑧别人拿不走的,时间统统能带走。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愿意,时间几乎能无情地卷走一切,包括你和我,哪怕现在的你很美,此刻的我很健康,但“骁将渐衰,美人易老”,世上最忧伤的事莫过于此。这些东西看似属于我们,其实是我们从时间那里借来的,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却从来没有所有权。

⑨最高的成功,莫过于内心的幸福

⑩心灵永远不会有皱纹。这句话雨果写的真好!纵使面容留下时光的影子,但内心可以愈加充盈。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追寻幸福,探索如何才能实现更好的快乐与幸福的话题。内心的富足与德性是“内在的功”,也是一种幸福。虽然我们从时间那里借来的一切,终有一天要还回去,可是人格的魅力与德性能够超越时间。愿我们在短暂却宝贵的一生能够一直心怀善意,眼眸清澈。

①“我是谁”,这就是那个真正“内在于我们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的心灵、精神、灵魂、人格,它们真正属于我们,常驻而永不流逝。别人拿不走它,因为它深深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弥漫于我们周身,逗留在我们的凝视中;时间也无法卷走它,因为“心灵永远不会有皱纹”。那是一种神圣的幸福。就算没有财富,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德性而幸福,因为它来自心灵的确认与热爱。实现了这样的幸福,也就真正成就了最高的“内功”。

②当然人各有志,对每个人而言,各自心目中真正的“成功”到底是“成就外功”还是“成就内功”,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成功人士”,恐怕还是应当尽力既成就外功,也成就内功。正如一个美好的女子往往“秀外”且“慧中”。这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推崇一个人在生活中应当尽可能“内外兼修”——“修炼外功”以保障“物质生活”的充实与丰富;“修炼内功”以欣赏“精神世界”的海阔天空,实现灵魂的安宁与幸福,那是至高的、纯粹而甘美的欢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当我们因为追求成功的人生而逐渐疏远心灵时,当我们在功利世界迷路而找不回自我的精神家园时,当我们在财富的激情飙升后感受不到幸福的温柔时,或许我们需要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幸福是人的最高利益。

③摆脱虚伪与低级,超越自私与恶意,既蕴含有一份温柔动人的单纯与慈悲,又能释放出一种震慑人心的痛快与力量。

④痛过之后还是善,苦过之后还是热爱生活,像极了木心先生所说的“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⑤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致志于自己情有独钟之事,尽其力、显其能,已是很大的幸运、非常的幸福,又有什么必要追求事事皆通、无所不能呢?

⑥对于每一个拥有自然的、独特的天分的人,他的内心深处都静卧着一块无可忘怀、欲罢不能的人生舞台——在那里,我愿意像火一样纵情燃烧、似烟花般极尽绽放。

我愿意像火一样尽情的自我燃烧,把自我的天赋发挥的玲离尽致,这才是人生。

⑦不知不觉中正在变成一个更真诚、更勇敢、更坚强、更通情达理、更值得自己尊敬的人;

⑧由血缘这一纽带连接起来的人,彼此的情感往往不是充满激情的、也不是张扬高调的,但却最根深蒂固、最持久、最能体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⑨在看到了你最丑陋、最不堪的那一面后,他依然愿意握你的手、拥抱你。知己之间的交往纯洁得不含任何原因、目标、意图,就像和另一个自己相处那样,不为社交、娱乐、利益、怜悯、崇拜或任何具体的需要。你和他交往甚至不是为了获得或维持“友谊”,只是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安心,他的存在打破了你生而孤独的咒语,而这几乎算得上是人间的一个奇迹。所谓“知己”是两个精神之间难以言传的、不可理喻的默契,也是两个灵魂面对面时自然而然卸下伪装的平等与坦诚——当你们不见时,他住在你心里;当你们相见时,你整个人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⑩爱情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东西,身处其中的人感觉自己永不厌烦、永不疲惫、永不衰老。尽管它并不总是精神的琼浆玉液,并不总能让人心花怒放、春风沉醉,很多时候,与它的妙不可言相对等的是随它而来的痛苦、创伤、焦躁、迷茫、自卑、多疑、恐惧……但即使如此,“世上一切的快乐仍比不上它的烦恼”[插图],人们总还是无可救药地心甘情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①每一个大人灵魂里都有一个“小孩”,而爱情能唤醒那个“小孩”,使我们返老还童,使我们的心灵活力无穷,让我们变得单纯与虔诚。

②心”是何等重要,它是我们内部世界的“世外桃源”,它只属于我,只有我才找得到通向桃源深处的曲径幽道,它也只为我一个人提供逆境之中可以喘息休憩的安宁之处。除了我们自己的“心”,可能我们再也找不见其他一个能伴随我们一生,与我们一同出生入死、始终不离左右之物。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财富得失不定、权势涨落无序、祸福起伏难测、身体发肤旦夕间逐渐老去,我们虽对此心有不甘、心存不安却无计可施、只得认命。

③深情厚谊的纽带使我们无常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慰藉,我们不再显得那么孤孤单单、飘飘荡荡、形影相吊、无家可归。但是,纵然有亲情包围、高朋满座、妻儿相伴,偶尔当我们在昏黄的台灯光晕中暗夜独坐,仍时不时感到世界离我们很远。这时,“心”成了我们最后的栖息地——一个足以与世俗生活相抗衡的“彼岸世界

④所谓“为所欲为”,就是“为‘欲’之所为”,也就是做我们的欲望要我们做的事。换言之,“为所欲为”意味着我们已然被欲望所左右、由贪婪驱使,不是我们在主宰或支配自己的欲望,相反,倒是欲望在主宰和支配我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我们以为只有当一个人成为其他人的奴隶时,他才失去了“自由”;事实上,当我们沦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时,我们同样也失去了“自由”——二者看似天壤之别,却是共性鲜明:我们都不是自己的主人,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的欲望,只能俯首听命。为所欲为,不等于自由,而是做了欲望的奴隶,仅此而已。

⑤“胜负师”以战胜他人为乐,“求道派”以战胜自己为乐;“胜负师”因败北而痛苦,“求道派”因没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胜负师”生活于“二人世界”,他在对他者的征服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内在超越中实现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⑥糟糕的是,我们被黑暗攻克,摒弃了内心美好的信念,而不得不故作亲热地去拥抱我们发自内心鄙视的丑陋,不但为其鼓掌、赞美它,还要与之融为一体,成为它的附庸、随从、帮凶;我们对自己不齿、对自己厌恶,不再觉得自己dear(可贵的、亲爱的),不再热爱自己,不再欣赏自己,不再尊敬自己。

⑦“生存的知识”和“生命的知识”,前者是一个人用来获得物质、维持自身基本生存的知识,后者是一个人用来呵护精神、使生命健康美好的知识。“生存的知识”教给了我们谋生技能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故;“生命的知识”则让我们事理通达、心安理得、自由欢乐;“生存的知识”十分有用,却冷冰冰,“生命的知识”看似无用,却相当温暖;“生存的知识”有一个别称,叫“精明”,“生命的知识”也有一个别称,叫“智慧”

⑧那些真正能被我们称为“困惑”的东西,驻留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时让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有时让我们觉得内心空荡荡、那么孤独;有时我们走到哪里、和谁在一起、吃什么都只是无聊和乏味;有时我们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使我们发自内心地快乐,我们变得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爱……“困惑”对人的影响就像是一个人掉入了精神的“荒漠”、情感的“空洞”,四处萦绕而无可驱散,上下求索却处处踩空,深受其扰却无力摆脱。它对我们情绪的破坏力远超过那些令人恼怒的鸡零狗碎,后者会使我们情绪激动,甚至大发雷霆,前者却使得我们没情绪,对什么都无精打采,只剩下对生活的深深的倦意与冷冷的漠然;后者激起我们的嬉笑怒骂,但那至少证明还有一股生气、一种活力,前者却让我们瞥见了一个逐渐干涸的自己,生命的汁液正慢慢地流失殆尽,无计可施。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困惑”一旦缠上了我们,多少物质上的投入都无法解决,相反,更大的困扰就是不管多少钱、多高的地位、多奢华的享受,都换不来那生命的朝气、内心的充实、精神的振奋、灵魂的安宁。

一切“厌世”,都是“自厌”的蔓延。“自厌”是“厌世”的起源。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兴趣了,自然而然也就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了。

⑨如果我们不想对自己生厌、希望能对自己保持长久的兴趣,毫无疑问,我们自己身上就必须有一些能够始终吸引自己的、历久弥新、永不衰竭的好东西。

⑩当一个人心有所爱,爱之所指便是家园,那么无论面对什么诱惑,他都不会纠结,因为他走出的每一步只为“回家”。纵使这条回家之路艰难曲折,也甘愿为之受难。爱像一束光,能照亮一切阴霾。我们的身边注定时不时会出现绚丽多姿的流光溢彩,可与前方“家”中窗户里透出的暖暖的炉火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若一个人眼前常有家的远景,他怎会迷路?若我们心头常有爱的观照,这一生又何来迷茫。

①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无杂质的人生起点,如那清淙欢快的涓涓细流。然后必要经历一段沉浮不定、渐趋纷杂的成长过程,如那遭受污染、浑浊不堪的河道。最终,总会回归于一个清净自在的人生终点,如那容纳百川而自成一体的汪洋大海。

②我们很多人常觉得“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为人“世故圆滑”、处事“世俗中庸”,这就要我们磨去真性情、丢弃“纯真”。而我们明知道“成熟”是人生无可避免之必须,却对纯洁烂漫的童真始终不忍松手,所以我们不得不长大,却并不那么想长大。可是,“成熟”真的排斥“纯真”吗?我很怀疑。我的身边不乏一些年过半百的老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行云流水的自如、动静皆宜的舒展,我无可抑制地被这样的成熟练达、世事洞明所折服。但有趣的是,这样的“成熟”固然是经年累月之修养,却总给人清澈澄明之清新,不但不杂、不乱、不浑浊,相反还很单纯、恬淡、沉静。我不需要有巧舌去回应、用技巧去迎对,我只要静下心来去享受这恬淡交往中的舒适、这阳光拂面时的透明暖意。

③成熟的单纯”是“淡泊之守,从浓艳场中试来”,格外坚定;“成熟的清澈”。

④当一颗心是洞开的,就能容纳世间万象,“悲欢”和“苦乐”可以在其中自由出入,随它来来去去、自生自灭,只如风平浪静的海面倏忽吹过一丝微风,偶尔微泛水纹而已。

⑤我们不应逃避成长,更没必要将“成熟”视为“世故圆滑”“俗不可耐”的代名词而拒之以千里之外。“成熟”不浑浊,而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澈;“成熟”不浮躁,而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沉静;“成熟”不是来源于“快感”之“乐”,而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朗达观”;“成熟”并不意味着眼神中的“世故”“沧桑”,而是指向内心始终如一的天真纯洁;“成熟”不是人格上的“皱纹”,而是永不起皱纹的灵魂。

⑥精神的成熟意味着我们在精神上更独立,因而更自由。我们不但能判辨外物的正误,还能评断自我的是非;不但能拒斥他人的无理要求,还能反省节制自我的无度欲念。不成熟的我们纠结于“感性”的丰沛与“理性”的限制,感性与理性的斗争使我们深感束缚;而精神的成熟使我们的感性与理性相互和解,我们用理性为自己设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界限,在“有所为”的领土上,浪漫的感性纵情舞动、灿烂盛开。精神的“成熟”成就了精神的最高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

⑦凝视具有一种力量”,它在传递一种生命的能量,能实现一种语言之外的精神沟通。而“觉悟”恰是在这精神的凝视之下,心灵如“春暖花开”般豁然绽放。

⑧时间平稳地将我们每一个人从摇篮推向坟墓,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其实我们都在变老,都在趋近死亡,

⑨女儿追问:“航船还会回来,可是死去的人为什么从不回来我们身边?”

父亲说:“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比这里更美好,所以他们不愿意回来。但是我们还会见到他们的,因为我们也正在往那个地方去,而他们在那里等着我们,最后我们与他们将在那个更美好的地方重逢团聚。”

⑩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

“近视眼”就意味着一个人只看得见一己之私,缺乏远见,只关注自我的得失而对稍远一点的他人、社会、下一代毫无关怀、毫无担当。“远视眼”则意味着一个人往往铭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对此千恩万谢、心存歉疚,却对家人、爱人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的奉献视若无睹、格外健忘,反倒是念念不忘家人种种的不周到,或对在爱人那里受到的大大小小各种委屈耿耿于怀、心存怨气,一旦发生口角或争执,激烈的控诉便如山洪暴发般倾泻而出,对对方的缺点如数家珍,将对方斥责得一无是处。就像家人天天为我们熬药并端药到我们的床边,我们习以为常,偶尔有一天让我们下床自己熬药、自己端药,我们倒会生出许多不满与埋怨来。

①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不论我们遭遇如何,或者失去了多少,希望我们最后心里还有爱。

②好奇心:在我们求知好学的过程中,我们又接触到了更多的东西,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于是某一个未知的对象又向我们招手,唤醒潜伏在我们脑海中的一个个问号,诱惑着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求知欲又将我们引上了“探索”之路……从这一个未知走向这一个已知,却引爆了更多个未知……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这个简单的图式表示的那样:

好奇心 → 产生问题 

    ↑             ↓ 

获得答案 ← 寻求答案(求知好学)

人类神圣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分,只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已。

好学近乎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失了我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很容易淡褪,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它是很容易夭折的。当我们对什么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衰老了。

  当我们丢失了活泼的好奇心,也就丧失了精神生命自我更新的活力。缺少了好奇心的调皮捣蛋,我们的精神生命会因为没有了活力而停止奔腾流淌,最后成为沉淀着废物和垃圾的臭水沟,成为暮气沉沉、浑浊不堪的死水一潭

    若丢了对生活的好奇心与热爱,就如同迷失在茫茫荒漠中一样。那种感觉就是把自己弄丢了。

    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纯真而欢乐;

    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永远热泪盈眶,探索未知,才是生命不断鲜活的动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