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让有些中年人开始害怕了
当今这个时代,变得太快。曾被打上了“懒散”“敏感”“不求上进”“自由散漫”“垮掉的一代”等标签的90后群体,才刚开始与社会过招,就已经让有些中年人开始害怕了。他们害怕的是,90后不信老一套的规则,而他们恰恰就是老一套规则的受益者。
最后一批90后已经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了,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大学毕业五六年了。作为一个整体,90后是最新鲜的生产力,年轻、有活力;作为一个个的个体,90后的境遇大相径庭。有些佼佼者,要么早已年入百万,要么已成为博士生导师甚至副教授之类的精英;差一些的,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挂着主管、经理、总监、VP之类的头衔;同时,更广泛的90后个体,一般是干着一份基层的工作,领着一份勉强糊口怎么也买不起房的工资,无论身处CBD的格子间、流水线的操作位、送外卖的电动车,都是一样的辛苦……在高度差异化的个体上,90后这样极粗略的概括,似乎并不合适。
但在对待90后中佼佼者的态度上,却可以发现,90后这个群体共通的一大特征——天然的创新性。
以前90后还小,没有话语权,只能任由年长者评说,其中有些抨击的观点甚至被恣意扩大,以偏概全的就将90后污名化。当90后开始走向社会,开始为自己代言、为自己辩驳,也将这个群体的“创新”属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比如,有些90后做网络主播、做网文写手,收入大大超过社会平均收入。同龄人看到了,要么是羡慕,自己也跟着进入尝试;要么是感叹别人厉害或是运气太好,自己比不起,只能羡慕嫉妒恨。但有些中年人,心里却是怕,怕这些年轻人不按套路的成功让更多的年轻人改变了想法,不愿意按部就班的做一份工作,安然地接受按资排辈的秩序安排和层级剥削。所以才会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他宁愿在家拿2000块钱去开网店。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实体业很大的隐患。年轻人要好好去工厂上班,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言论。
中年人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里说的“有些中年人”,指的是那些掌握了一些社会资源的传统型的成功人士。因为他们过去的成功,他们往往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因为他们现在的年龄,又没法像老年人那样直接退休,彻底躲开与90后的竞争。他们从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走到如今的地位上,想的是该轮到自己收割一层层下属的价值了。在80后走入社会时,这个想法成功了。在90后走入社会时,这个想法却开始失效了。所以他们开始慌乱了、害怕了,并采取了一系列或批评、或恐吓、或威胁、或诱导的手段,试图用传统成功学理念压制住自己无法掌控的新力量。
90后是幸运的一代,他们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机会实现更多的创新,有机会更加追寻自我价值,不用委屈自己也能活的更好。随着90后陆续走入社会,他们在一个个领域开始重构规则,也由此对有些中年人的既得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作为一个个体,90后是弱小的,作为一个整体,90后是强大的。如今,那些已经崭露头角的90后,不过是90后群体强大力量的微微展露。有些中年人试图通过批判90后个体,来实现对90后整体的否定,以延续一个有利于他们的社会秩序,这终归不过是螳臂当车,可笑不思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事物在开始阶段总会有些不足,但最终会通过发展完善逐渐取代旧的事物。对于那些还在基层努力打拼的90后,要相信,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好的世界,有些中年人的害怕就更加说明这件事的意义非常伟大。
等我们到了中年后,我们可不要像现在有些中年人那样,害怕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把一个更加幸福的世界,交给未来的年轻人,看着他们将更多的奇思妙想实现,然后和他们一起激动、欢笑,以及,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