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因我我对茶多少有几分拒抗心里,有时候喝了以后连觉都睡不踏实,所以对它说不上喜欢也并不抗拒,不管我喜不喜欢,它们还是每时每刻存在于生活里。
在这个全民品茶的年代,像武眉山大红袍、茶中的精品金骏眉、还有屹立不倒的老品牌铁观音、正山小种……这些让青老年茶友都珍爱有加的绿茶红茶,成了他们每天的消遣品,形如伙伴亲友不离不弃,很难想象没茶的日子将怎么过。
先生爱茶,家里的茶除了别人送的,就是自己驱车五六十公里去鳌山产茶区买的,红的绿的牌子也是花样繁多,家里大大小小的茶罐里都装着茶叶,它们像穿着各种衣服的小孩子,乖乖地待在自己的角落里。每逢家里来了客人,也是它们最高兴的时刻,争宠似的将自己的香美急于展现在客人面前,只为博得客人一笑。
有了茶叶,侍奉它的茶具也多了起来。有最初上面印着鸟虫花草挺着大肚子的老提梁壶、晋升到弯把长嘴的电光瓷老茶壶、还有酱紫色各样式的小紫砂壶、直至透明的带着滤芯的玻璃壶、还有刚刚兴起的防爆直接加热的耐煮壶……家里宛若是壶的展厅,这一把那一把沾走有限的空间。
品茶过去是男人才干的事,主妇们虽精于厨艺对茶的研究却远远不及他们。日子富裕了,喝茶的人也多了起来且不分男女,家中除了孩子不爱喝茶,老人甚至相比年轻人有过犹不及。对茶的热爱已经融入到一日三餐之后。
母亲虽然是一名老妪,也已经近八十多岁的年纪,却和老父亲一样爱茶。除了头疼脑热吃药的时候不喝茶,几乎每天都泡在茶水里,肠胃肆意的被茶浸染打磨。对茶的品类、生熟度也不讲究,只要是茶就成。一日无茶人仿佛丢了魂儿一样浑身上下提不起精神。我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先去泡上一壶茶,期间母亲早早的坐在茶几或者大炕上,只等着父亲的茶水上桌。我象征性的舔了舔她倒置的茶水,因为身体里对茶因子的抵御从不敢放肆的开喝,眼馋着老母亲不间断地一杯接一杯地喝。
因为老父母爱喝茶,每次家里有了好茶,每次回家都尽尽孝心顺手捎上一包带去,母亲看着我手里的茶叶明明大字不识一个,脸上堆积笑容愣是一个劲儿的点头称好,那种对茶的喜爱如火如荼深入到骨子里去。
因为爱茶,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养生茶还是普通的茶叶,喝的人群不同大家的需求也不同。现在人走亲访友为了投其所好,除了带去烟酒带的最多的就是各类的茶叶。想想穷苦年代,温饱难以解决,哪有闲情逸致去品茶?再说肚子里寡淡无油,即便有了茶也不敢喝,怕它顺手刮走肚子里仅存的一点油脂。
记忆里家里来客也喝茶。客人来了赶紧拿出平时储存的舍不得喝的茶叶罐儿。那个年代最好的茶就是茉莉花,开水一冲一股子花香立刻飘满房间钻进鼻孔,人常常醉倒在花香里,对茶的依恋完全不在茶叶里而是在其味道上。存放已久在干燥通风地方的茶叶,虽然味道淡了一些,还是有一股子茉莉的香气,人喝一口很享受的模样,花香随着茶水进到喉咙,又从喉咙滑进腹内,每咽一口都口舌生津像尝了花瓣一样甜美。
也有人家平时不懂得储存,放的茶叶发了霉。开水一冲一股子霉味飘出,品一口又涩有苦味道怪怪的,客人脸色不济主家脸上更没面子。借不到茶叶就用枣叶子或者桑树叶子泡茶,虽然味道不及茉莉花茶持久耐香,总比喝白开水要好多了。
在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现在,茶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家研究证明喝茶好处多多。
第一,可以减肥,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在综合作用下有预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的作用。
第二,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胆固醇会有所降低,血压可以下降,也可以有效地降血脂。
第三,茶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危害严重的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汤中浸泡几分钟,多数会失去活动能力,所以对预防肠道传染病有好处。
当然喝茶也有不宜的地方。尤其是经常性的大量饮用浓茶,容易出现身体很多不适的状态,比如容易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茶能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容易造成缺铁性的贫血;
喝浓茶容易产生便秘;浓茶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和心力衰竭。所以凡事有度,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
所以茶固然好喝也要讲求用量,并非越浓厚的茶越好。香而不浓、淡而不涩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喝茶亦如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喝茶在于喝的顺口喝的欢畅,那些“浓茶”既然达不到舒心的效果,不喝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