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挣扎与顽抗
理解的越多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绝望,但他有着痛苦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勒内.夏尔
杭州的小伙子深夜逆行后的崩溃,火了,微博热搜、知乎热榜、新闻头条上都是他的身影,全网年轻人的共鸣如此强烈,让人感慨。
马云的“996福报”论,火了,一段内部讲话,引起的轩然大波,让人深思。
一份强度大但还能忍受的工作、一份尚可但不足以买房的收入、一个相伴但不敢轻易谈未来的恋人,似乎成了很多一线城市年轻人的共同标签。
他们一定想过逃离这一片钢筋水泥,但谁又舍得抛下青春的印记?
马云说“中国人睡前道路千万条,醒来只有一条”,听起来,像是懒惰,消极,其实更是一种无奈,年轻人的夜晚总是充满憧憬、希望和活力,但年轻人的白天由现实铺满,外卖、单车、双肩包,日复一日的蹉跎,夜复一夜的消磨。
关于我
毕业后留在了杭州,至今已十年。
深夜崩溃,我也有过,不止一次,只不过无声,无息,像是岁月加速地流淌,想紧紧抓住,却只能任凭消散。
十年时间,我有了车子房子妻子儿子,我晋升中层,我的年薪成为爸妈在老家炫耀的资本。
十年时间,我几乎耗尽的爸妈的积蓄作为首付的一部分,我努力工作一身病根隐患,我内心的创业欲望已无法抑制但如今我的创业成本已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物质与精神能承受。
十年前,我的憧憬与烦恼变得不值一提;
十年后,我的憧憬与烦恼更加清晰却又无从说起;
我花了十年时间在这个城市“立足”,没有滔滔不绝的谈资,只有日复一日的问题与顽抗,冷静下来,有些切身体会,分享给那些前赴后继的年轻人,不教条,只分享。
关于“高峰体验”
人这辈子无时无刻不在追求高峰体验。
幼时,你的新玩具,新美食,新伙伴就是你的高峰体验;
青少年时,你对异性的懵懂与心动、你运动挥洒的汗水与热情、你考入名校、你父母的肯定给你足够的高峰体验;
步入成年,你的甜蜜恋情、你的美满婚姻和家庭,你事业上的功成名就都给你高峰体验;
但你慢慢习惯这些,你渴求更强烈、更快速的高峰体验,尤其在快节奏的一线都市,要快一些,再快一些。
繁重的学习过后成绩未必理想;纷繁的工作,晋升却遥不可及;琐碎的家庭事务,爱情消磨殆尽,家庭的甜蜜与酸楚交织,这些曾经的快乐与幸福似乎转变成了你的负担。
于是你开始超前消费,疯狂猎食,酗酒嗜烟,似乎这些给你快而简单的快乐!于是学习、工作、家庭变成了你的任务甚至负担,你的快感来自于付出金钱或时间立等可取的简单快乐,甚至,你开始接触毒、赌与乱性,超脱的幻觉与短时的刺激成为你高峰体验的来源,于是病魔与心魔开始侵蚀你的身体与心灵,而这一切上瘾且不可逆。
高峰体验那一刻总是让人感觉自己坐拥一切也能战胜一切,由衷的满足和幸福。
但老天太公平了,你不断地投入,获取高峰体验,你的本能会驱使你按照原有路径投入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单纯地付出金钱与身体,总有一天,不可持续,最终走向毁灭。
而酝酿与努力越久的高峰体验来的慢却给人继续酝酿与努力的动力,慢慢地你就变得更加理性与充满耐心,这就是正向循环。多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多么公平的回报机制。
关于“自我认知”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很少有人、有课教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人类本身善恶一体,区别在于你是否真的接纳自己的善与恶、客观看待并理解自己遭遇的顺境与逆境,然后真诚地对待这个世界。
When an inner situation is not made conscious, it happens outside, as fate.——Carl Gustav Jung
如果我们潜意识里,有一些没处理好的心理冲突、被过分压抑的渴望与矛盾,我们没有正确理解,它们便会映射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以“命运”的名义。
而命运似乎成了一个好的托词,真冤。
一个女孩子,各方面非常优秀,身边认真、体贴、优秀的追求者众多,但她看不上,她总是爱上那些没能力给予她一段幸福关系的男性,每段关系都不欢而散,她开始抱怨命运,仿佛自己的不幸是宿命。
事实上,她就是典型没有正确自我认知导致不断作出错误选择的鲜活例子,父亲偏爱自己的儿子,对她冷漠至极,她的潜意识里渴望父爱,但她始终无法接受和正视父亲冷落她的事实,为了避免痛苦,她不断告诉自己父亲是爱她的,同时,她也始终期待父亲扭转冷落她的事实,于是她不断制造假象,在现实世界里不断通过爱上类似她父亲的男性制造熟悉的情境,期待在此类情境中实现扭转,解开心结,结果可想而知。
欲盖弥彰,便是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确认知自己,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人总有上头的瞬间,人总有邪恶的想法,人总有那些无法言说的欲望,生而为人,这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懦弱认知成大度,把暴力认知成权威,把泄欲认知成放松,也就是,自己骗自己。
遇到任何问题,积极处理是一方面,想想为何发生在我身上,为何一次又一次地“悲剧”,不回避自身缺陷,是正确自我认知的关键。
警惕错误的“成功”
什么是成功?一大笔钱?一个金字塔尖的职位?谁又在乎怎么合法地拿到一大笔钱或怎么合理晋升到高阶职位呢?
朋友A,热爱足球,偶尔购买足球彩票,结果一举拿下胜负彩一等奖,奖金近百万,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理性和自我认知,循环购彩,入不敷出,负债累累似乎是可预见的结果,而这个朋友最终走向了这条道路,
你可以把获奖百万定义为成功,但考量整个过程,这是典型的错误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比失败可怕一万倍,因为它没有给你“痛定思痛”的机会,你的本能驱使你去追求再一次类似的成功,变本加厉,走火入魔也就“顺理成章”。
同事B,在公司里溜须拍马,主动站队,捏造事实攻击竞争对手,一次“阴差阳错”,得以上位高层,一年后倒在内审,被扫地出门,遭人唾弃。
所谓“德薄而位尊”便是如此。
以上都是我身边真实且平常的故事
我并不赞同“成功”是熬出来的说法,因为熬这个字完全无法诠释达到成功有多么不易,光努力就够吗?比你起点高、悟性强的人也许比你更努力。
《活法》里的公式告诉我们除了一贯的努力,你还需要正确的方向,但这个公式就能说明成功的路径吗?别闹了,何谓方向正确?大环境都日新月异,方向更是瞬息万变。
我们听多了一万天成专家的鸡汤,看多了几十年如一日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想多了自己靠日复一日的努力便功成名就的画面,但真的当你沉浸在一万天专家的路上时,真的当你在专注奋斗的过程中时,你会发现,预想的单一成功还重要吗?这个过程当中,你的人脉,你的思维,你的胸襟与层次早晚会升华,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
目标引领是对的,但开始行动才是最关键的。当你结束学业进入社会,世界不再是单线的。
你是否听过某打工者碌碌无为到4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朋友提携创业成功,冲上福布斯;
你是否听过某无业人员因为十几年前偶然一笔小额的投资,获得成千上万倍的回报,变身富豪;
你是否听过某创业人员辛苦奋斗二十年,濒临破产,逼不得已转型一举成功;
我不是名人传记的拥护者,相反,当我爱人看这类书时,我还经常嘲讽,我更不是想表达成功似乎毫无逻辑。
从坚持的角度来说,成功确属偶然,但从高质量的过程来讲,成功又属必然。
高质量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始终认真但不强求。
写到这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