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读:《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大螺丝】打卡 | 每日速读 Day-17
增长?今天的内容是来自“得到”APP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解读版。本书原本是讨论了36个核心的经济概念,涵盖了现代经济学绝大多数内容。在本解读版中主要讲述六个问题。
- 市场机制是如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词:分工)
-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关键词:个人投资)
- 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关键词:经济增长)
- 为什么失业无法彻底消除?(关键词:失业)
- 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关键词:财政政策和预算赤字)
- 全球化是如何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词:保护主义论战)
上面每个问题中的关键词其实说明了角度,但是并没有剧透问题的答案。而且以上问题基本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看完之后我们各自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那在此我提供一个角度,如果我们将以上几点关联起来会怎样?
首先从小处出发,我们人类的经济发展,甚至说人类的进化都是由社会分工所推动的,因为分工有“熟练操作提升效率”、“对当地资源充分利用”以及“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等好处,这使得现代社会可以以超低成本获得以往单一个人根本无法制造的产品,就像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说的:“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独自生产出一只铅笔”。而随着分工程度的提高,人们独自生存的能力也就越差,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趋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不是倒退,而应该利用。利用的方式就是投资,利用复利的力量是我们的最优选择,而复利需要的是尽量长的时间和相对高的收益率。例如投资那些增加专业度与效率的(自己的能力),投资能稳定产生复利的(事业或企业),同时平衡收益与风险,并将政策与税负考虑在内。
之所以要考虑政策和税负因素,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独立实现。国家一般会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方面权衡选择来确保政治经济稳定。而每个决策其实都是互相牵扯的。
比如失业问题理论上可以依靠纯市场经济来解决,但由于存在薪资法规和劳动合约阻止了工资无限下降的市场调控,所以这个问题必须也由国家来辅助平衡。对此,不降价的情况下就得提高“质量”,政府通常需要通过培训来帮助劳动者更容易找到工作,或者降低税负、推出限制企业恶意解雇员工的法律。但是这需要进行财政投入。
财政预算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自然就是财政收入。如果收不抵支,就会发生财政赤字,需要用其他手段来弥补,包括发行债券依靠未来收入慢慢偿还。这个债务不能一直背负,很多时候就要引入外资,不然会挤占私人投资,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压力。
而假若能通过全球化,根据国家的优势差别利用本国资源,就像一开始说的“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来增加效益,从而增收减支。这样国际经济也就简化成与区域经济一样,可以如此理解全球化带来的好处。“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全球化会加大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以上面的观点来推断,其实穷国正是因为缺乏贸易以及充分的分工,才导致经济效率低下的。从另外一方面想来,保护主义者的真正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一句话总结:
分工——再投资——经济增长——失业就业——财政收支——全球化(大分工),这是一个大循环,理解了这个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宏观经济。
这是我的观察角度,供参考。也欢迎有其他角度一起交流。
——华尔斯持续输出第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