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也 说 这 事
我们这条街道,这几天成了爆炸性的新闻。说出这话我倒觉得言重了,但一想地方施政者不顾群众的感受,凭着大脑的发热而作出的决定,倒认为自己的话又缺少了应有的份量。
在整个集镇的布局中,我们这条街虽不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倘若以集镇老街的为重心,我们这条街将起着无法替代的咽喉作用。它的触角可伸向镇域内东北方向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还接纳周边乡镇的村民,为繁荣集镇的商贸经济,起着桥梁和纽带的功能。就街道本身的房屋分布而言,除有来文自四面八方从事二三产业的居民外,还有粮食站、药材公司、税务局、学校的办公和住宅楼。因此,其政治氛围和人文气息,稍作用心和留意的人,都能够找得到。
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事关镇容镇貌的改变,基础设施的建立,都将这条街列为重要的位置,忽视不得。如自来水管道的设立,高压输变线的架设,有线电视网络的联接,下水道的埋设,街道水泥及沥青的铺设等,缺一不可。然而在实施这些项目工程中,不知怎的,我们的决策者总是缺乏科学性、前瞻性。让这条街不堪承受,也让这条街的居民降低了生活质量,更使地方政策失去了公信力。
就拿地下管道埋设来说吧,这里主要是自来水和排污水两个项目。正常情况之下,每项管道的使用期至少是十五年的期限。弄不懂的事,这条街的街龄还不到二十年,在此期间,自来水管道已更换了三次,排污水的管道换上两次。每次更换时都要挖开水泥或沥青街面,施工人员在作业期间,行人难以通行,街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淖泽。而且从开工到结束,最少是两个月最多是半年多的时间,严重地搅乱了街道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尤其是临街从事商业经营的居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他们是在间接地逼迫人们关闭歇业,掐断人们的生活来源。
最不能理解的是这一次,几乎引起了所有街道居民的共愤。那是因为在前年的十月上旬,这条街进行第三次自来水管的更新,从剖开了沥青街道,到挖土安放自来水管道,再到堆积沟两边泥土的回填,花费时间约有一个月。这三道工序完成以后,剩下的就是沥青街面的恢复。在常人的思维里,街面恢复应后续尾随及时完工,尽快地发挥和完善街的功能。可是,他们岂有这种观念,将回填的泥土敞口闲置在那里,任风儿卷起尘土大雨淋湿变成沼泽,使本来肌体齐全的街道,蹂躏成病怏怏的状态,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精气神。谁知这病至半年多不起,直到来年的六月份,才考虑到这条街长久的凹凸残疾,会给行人带来安全的隐患,才安排人员用沥青草率地恢复了街面。之所以说它草率,是因为被恢复的街面,出现了龇牙咧嘴的蜂窝状、齿轮状,光滑平整早已就不复存在了。
在居民的心中,街面虽然恢复得不尽如意,但总比以前破烂的病态好,平日的怨言也就烂在肚子里了。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也不会想得到,时隔不到一年功夫的前几天,这条路又被铲土机和挖土机剖开了,说什么重新埋设排污水的管道,这可让人们想不明白了。而想不明白的核心问题是:其一,在这个极短的时间内,沥青路面要再次被剖开,难道街道前生与谁有劣缘;其二,集镇规模扩大增大水管的流量,无可非议,为什么不将两次的施工一道进行呢。这样可以减少开挖街面的次数,减少一项由剖开到回填过程中,原材料大笔资金的支出,减少居民对地方形象的鄙夷。同时,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这次挖掘和恢复街面而浪费的大笔资金,若运用于困难户、返贫户的生活保障,那可是真正的贴心和暖心工程。
工程人员在施工的这几天,整个街道一片狼藉,灰尘、泥土、碎石及七零八落的杂物,阻碍了车辆的通行。无论是本街居民的出行,还是其它乡地方的人员在此处行走,都忍不住说些指责话。有的干脆开口大骂,而且骂的语气十分地粗鲁、难听。一致认为,最近两次开挖街面相隔的时间太短,先后累计还不到两年。浪费了人力,浪费了资金,有损于地方的形象,也损失了商业经营者的既得利益。有一位在老街正中心开店的老板回过此地说:这工程若在他店附近进行,他要想办法来阻止它。这话说的虽然不妥,但也反映出一种意象,那就是地方在科学的决策上,实在是缺少了那么一点了。还有一位资深的老人在推测,这项工程若采用民意测验,那定将是一个差评。
说了这么多,孤陋寡闻的鄙人认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组织,在进行较大的社会利益工程前,多走访基层群众,考虑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确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