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所谓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到底是怎么个问法?| 《成为π型创新人》

2024-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野望重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原意,是“打破砂锅纹到底”。指的是砂锅破完之后,它身上的裂纹一直延伸到底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过,虽然意思变了,但这句话却依旧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传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就是在探究问题时,我们必须深入挖掘,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应该要怎么样去问呢?

丰田公司曾经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即“5Why法”,通过连续追问“为什么”来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旨在追根溯源。然而,规则虽然简单,但这个方法对于提问者的要求就非常高。一个问不好,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会把自己给绕迷糊,陷入死循环中。

如何确保问题能真正的引导人找到本质答案?

在我查阅了许多书籍和材料后,我在洪河林老师的《成为π型创新人》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洪河林老师 《成为π型创新人》

书中认为,使用5Why法,必须要遵守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 问事而不对人原则;2. 真实论据支撑原则;3. 聚焦主线追问原则;4. 结果回溯验证原则

问事而不对人原则

我们总喜欢为一件事情或者问题,找到某个具体的责任人。

但是这种做法可能没有办法获取到有效的信息,回答者也会在回答问题时将注意力一直放在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上。

此外,人是一个个体,我们很难去改变自己或者他人的某种想法和动作,如果一直追问下去,很容易就会进入死循环。比如:

- 为什么车子无法启动?因为电池没电了。

- 为什么电池没电了?因为发电机坏了。

- 为什么发电机坏了?因为定期保养没做。

- 为什么没有做定期保养?因为我忙于工作,忽视了车辆保养的重要性。

- 为什么忙于工作导致忽视了车辆保养的重要性?因为没时间。

可见这种方式是没有办法帮我们真正的解决问题的。

那要怎么办呢?洪河林老师指出:

一方面,提问者要注意往事物的客观原因方向的引导追问;另一方面,回答者要尽量排除人的主观因素,思考客观因素

当发现对方的回答是在将问题推给我们内部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可以多问一句:“除了XXX这个原因以外,造成这个结果的客观事物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

- 除了你忽视了车辆保养的重要性这个原因以外,造成这个结果的客观事物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没有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和提醒机制。

这样,就能够跳出“质疑人”的死循环,找到真答案。

真实论据支撑原则

应用5Why法的问题必定属于复杂性问题,那么回答者切忌随便和过快地回答每一个Why。必须有真实、准确的事实、信息或数据等论据的支撑,才能保证5Why法的有效性。

很多的使用者会为了求快,在看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会直接填上自己心里的那个答案。然而自己的主观感知和客观事实并不一定相同,没有客观数据的支持,那么推导出的答案和真实原因,往往就会有所出入。

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确认,每一个答案背后都有真实准确的论据支撑。

我们可以在答案是某一个观点的时候,追加一个问题:“你的这个回答是否有相应的调研数据或分析等论据支撑呢?” 用这个方式去促使回答者为自己的回答提供相应的论据支撑。

如果回答者一时半会儿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给到他充足的时间,让他准备好相应的论据支持和观点之后,再接着追问下一个问题。

停下来等待,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加快速且准确的找到问题的根本解。

聚焦主线追问原则

在实际场景中去应用5万法则的时候,通常面临的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然是复杂的事情,那么产生这一问题的,有可能会是多个原因,而非单一原因。

在多个原因的情况下,要如何去进行追问呢?

在真实应用5Why 法时,我们提问的任何问题都会有若干个原因。所以,对每一个问题的原因,我们都要进行科学分解式的追问,这是保障5Why 法有效性的一关键。

因此,提问者在等回答者回答后,可以补充追问“除了你刚才回答的原因,还有呢?还有呢?……” 这样,每一步问题都可以追问出3个以上的原因。实战中,可以是1个提问者对多个作为回答者的问题知情人。

提问者在获得3个以上的原因后,需要抓住那个最重要的原因分支往下问。提问者可以用配套的问题问回答者们:“以上回答,如果选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个?”

作者在书中提到可以使用科学分解式的追问方法:

1. 每一个问题都追问出三个以上的原因。如:“除了你刚才回答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2. 让回答者选择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如:“在刚才你回答的所有原因中,如果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你认为是哪一个?”

3. 顺着这条分支接着往下提问。

通过追问多个原因,挖掘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使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避免过早下结论;而选择最重要的原因,则可以帮助问题解决者聚焦于关键问题点,优先处理那些对问题影响最大的因素。

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个要点:

几个原因之前不能够有重合或者包含的关系,原因和原因之间应该要尽量独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现象问题的结构化原因分类框架来去进行提问。

结果回溯验证原则

对话双方如何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找到了现象问题的要因或根因呢?

这就要介绍一下使用5Why 法的最后一条注意原则:结果回溯验证。即由下至上,用每一步回答验证该原因是否确实是要因或根因。

当我们完成所有的询问之后,一定要对于刚才提问的内容,这是整个的逻辑链条由下至上逐一回溯,重新再确认一遍答案的真实性。如:

- 是不是因为没有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和提醒机制导致的没有做定期保养?是的

- 是不是因为没有定期保养,导致发电机损坏?是的

- 是不是因为发电机坏了,导致电池没电?是的

- 是不是因为电池没电,导致车子无法启动?是的

将刚才询问的问题是重新再询问确认了一遍,以此来验证我们得到的问题答案的真实性。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是的”,那么就说明这个逻辑链条是成立的,恭喜你,找到了问题的最终解。但如果你其中有一个答案是“不一定”,那么就需要重新去审视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你找到答案就不一定是柴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了。

以上,就是5Why法在应用的时候,需要遵守的4个原则。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为了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不再全凭经验和感觉做事,而是学会用5Why法,帮助我们深入分析,追根溯源,发现真问题,找到根本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