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答新教师101问》的思考

2024-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墨清荷老师

    昨天花了两个小时看了李老师出的这本书,只看了一半,今天又花了半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是读完了,但是头脑中各种疑问、各种疑虑、各种思绪还一直在头脑中萦绕。

    第一,对于阅读的疑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日本作家写的一本书,有关如何阅读的,书中讲到读书的用时,他说阅读一本书只花一个小时,他还说每天多的话,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每天能读4本书,他的话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的论调,读书怎么能读这么快呢?因为以自己的经验而言,我真正用心阅读一本书,至少得两天,而两天时间还必须是在家休息时间,如果平常工作的话,至少也得用一周的时间。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书中也提到他读书,他说去旅游利用堵车的时间读完了一本书,这令我很是佩服,也从中反思自己读书的艰难。

  对应自己,我认为自己读书之所以读得慢,因为自己读书的量不够,读书太少,也没有坚持天天看书的习惯。平常上班基本没有看书,以忙为由为自己找借口,可是到了周末觉得不读点书,内心有一种不安感,于是就利用周末的时间看一些书。不过这样下去,要能快速成长,我想是比较难的。

  第二,在职业理解这部分,李老师建议我们要有“四个不停”,把一个教育的难当作一个个的问题去研究,这样坚持五到八年,就会成功。

    这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我自己知道这四个不停的重要性,但往往能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就拿自己来说,在2021年年的暑假开始坚持日更,在前段时间坚持了1000天,日记的字数达到了100万,也就是在成功坚持1000天之后,我就不在坚持日更了。

  没有日更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变得颓废了,有时候一个星期才写一篇日记,读书也变得少了,这几天我意识到自己开始堕落了。正好昨天读了李老师的书,内心又不断地挣扎着,在挣扎之下我最后选择了重新加入日更的挑战,这也许是对自己的一种督促吧!我不知道我能走多远,但是我愿意相信李老师说的,做到“四个不停”,把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案例去研究,定会成功。

第三,关于写作,李老师的书中提到不少写作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看了这些写作方法,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运用起来还是特别有难度的,就像是方法略懂,可就是不会写,这正如班上“后进生”,学了不会应用,这也是实实在在困扰我的地方。不过之前读过郑渊洁写的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他提到要写好文章,就是把头脑的闪现的场景写下来,还要学会分析生活。我认为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写作本就源于生活,源于你经历的事情。

    一个数学老师,一个写作基础极差,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炫耀的,我唯一能做的是与优秀的人,与教育家的靠近,吸取他们的经验和精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梦想。

第四,书中还提到师生之间,班级之间,课堂之间如何应对,这三个其实都是属于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以爱来为前提,呵护、陪伴学生。

  大道理很多老师都懂,到真正实践起来,很多老师就做不到。我自己有时候就做不到。

  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我上数学课,在上课之前有几个孩子一直在讲话与课堂无关的话,我提醒了三次,坐在第三组第一桌的小涵依然叽里呱啦地讲个不停,他的同桌坐好了,他还故意凑近同桌那里,试图跟同桌互动,同桌不理他,他可能为了让他同桌回应他,他大声继续说着。正是在这样的场合,我发飙了,我吼到:“小涵,请你立刻、马上闭上嘴巴,闭不了就马上给我出去到门口站着,你让我很生气,你严重影响我上课了。”我的撕吼声让小涵都惊讶完,他的手定格在半空中足足有10秒。

  我的吼声起到作用了,后来这节课他没有表现出开小差,令我很惊讶他竟然在课堂上有两次上台发言。

  今天我再回头想这个问题时,我内心是有不安的,因为那天我吼他,意识到我有点过了,当时我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引导他,而我却用了最不好的方式,我知道我深深伤了他的心,而吼了他,他却一点没有计较这件事,见到我依然这么热情。

  想到这,我有什么理由不跟孩子道歉呢?我决定等收假回去跟孩子道歉。这也许才是真诚、爱的体现吧。

    小涵身上的问题的确很让人头痛,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背后的环境存在着太多问题。我记得之前读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书中提到:儿童之所以成为难管教的、不及格的、落后的,最重要的是孩子所受的教育和孩子早期童年周围环境条件不好,塑造幼儿智慧的依然是母亲、父亲。

  像小涵这样的孩子他在家的环境已经这样了,他来学校表现出多种问题,如果我还用这种强势去教育他,可能只会导致他更变本加厉。因此,走进孩子的心灵,以爱、呵护、陪伴学生就尤为重要了。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  不说自己爱得入迷,至少我是爱他们的叽叽喳喳声的。

  走在教育路上的过程中,谁没有犯过错,关键是我们每个人要会反思自己,避免自己陷入痛苦、掉进坑中。

  读李老师的书,是一次洗礼,正如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里的文字那样,不要忘记良知,也正如罗曼·罗兰的话:“真心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仍然热爱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