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134 | 燕实《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反思自己,理
【读书感悟】 2018.10.30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读完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即了解到了心理方面的边缘知识,又结合到了自己的经历来反思自己,理解了周围人的行为。
自我审视
本书中反复强调了童年时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影响我们日后对待外界生活的态度。 我结合书中的内容分析了我性格中的缺点——太要强而不懂得依靠别人。
小时候因爸爸常年生病,养家的负重就落到了我妈妈的肩上。知道了她的不易之后,我暗暗决心,我要变得强大,这样我以后就可以照顾妈妈了。当妈妈的收入变为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之后,家中便形成了女强男弱,妈妈照顾爸爸的模式了。我惊讶地发现在我过去的感情经历当中,我竟然不知不觉也扮演了强者的角色来照顾对方。可时间长了,当我的付出和对方的回报严重失调之后,我就感到很疲惫直到结束。我甚至觉得不能依靠男人,因为男人不会照顾女人,我要靠自己过好日子。
如今我很庆幸能读到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到了自己的病根,如果我一直不了解病根并且不去破解的话,即使我日后结婚,也很有可能按照童年的记忆重复悲剧: 太要强,不懂得得到别人的照顾。
正如书上所提到的,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理解他人
我身边有一个特别愿意控制别人的朋友。当我和她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她就否定我,甚至把她的想法扣在我身上当做是我的想法,这让我感到非常奇特又不解。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我就慢慢不愿和她交流了。跟一个不懂得倾听,不尊重他人想法的人交流起来心是极不舒服的。
当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爱控制别人的人——我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你是谁,我就马上想起了我这个朋友,这讲的不就是我那朋友嘛!我便开始分析了她的童年经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也理解了她的这种行为。从小受父母控制长大的她,学到的只是去控制别人,而不是倾听和理解,长大之后她也开始控制起别人了。曾经我对她的不解和远离之心也转变成了怜悯之心。
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内心变化的映射。当问题出现之后,与其逃避或者抱怨,不如透过表面深入到内部心理来分析问题的根源,我们便能更好地化解问题。
【读书笔记 】2018.10.23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1-9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定律一:成为自己
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饮食与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是别人的意志的结合,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定律一的破碎: 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这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他们会通过自发的行为去发现,感受和追求做一些事情。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定律二的破碎: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
【读书笔记】 2018.10.24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10-56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关系模式当中稳定性也非常重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分分合合会让孩子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定律三破碎:第一,要有爱;第二,要有自由;第三,关系要平衡;第四,关系要稳定。
定律四:要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所谓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并且,它在6岁时定型。“内在的小孩”是孩子角色的内化,“内在的父母”是父母角色的内化。简而言之,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会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这个内在关系模式定型后,以后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么内外部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我们在认识自己时,应该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定律五: 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很多人的不幸看似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苦难的童年让他们有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注定会受苦。有了这个预言,他们会在潜意识力量的牵引下,不自觉的去实现它。因此,童年受过的苦,长大了还要再受一次。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重复同一种苦难,被同一个心里模式所左右的轮回。我们习惯在别人身上寻找答案,渴望别人有所改变,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焦点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反省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如果你改变了你的内在关系模式,就会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你的命运。
【读书笔记】 2018.10.25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67-95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的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深的内疚。
不含诱惑的深情
没有敌意的坚决,与不含诱惑的深情,都有清晰的自我。我拒绝你,但不是因为你错了;我爱你,也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更不是咱你回报什么,我就是爱你。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是: 本真,自然,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而后能面对别人的真实。
【读书笔记】 2018.10.26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96-120
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巨大的能量,令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精力。对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学给予解释。意思是,对于没有明确结果的事情,我们会做很多努力,渴望完成它,来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化解方法-接受失去,学会悲伤。直面事实,有一些东西的确已经失去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学会悲伤,懂得放弃,我们才会从无数大大小小的魔咒中解脱出来。
警惕爱情的危险教条
①一个人越爱我,会对我越好。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是相爱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好。再次强调,尽可能远离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的人,除非这个人有自省的能力。
②越忘我的爱,越珍贵。一个人在追求你的期间越忘我,再关系确立后就越容易“忘你”。
③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这句话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人们都是爱学习,爱自省的。然而,相比之下,另一句俗话更准确-“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说,一个懂得爱的人,会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会一直不懂得爱。爱的能力,和年龄关系不大。
④对朋友好,对我会更好。
⑤他说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男人让女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两种:一,展示自己的优点;否定女人的优点。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一种方式。假若一个男人的“我行,你不行”的程度严重,那么他会将用“你不行”的方式频繁否定自己所爱的女人。然而,说“你不行”和“我行”并没有必然联系。
⑥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
⑦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读书笔记】 2018.10.27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121-170
学校和家庭不该是“养鸡场”
“养鸡场”的逻辑是,“小鸡”们自己独立走路的话,会走歪,所以得由大人给他们划定一个活动范围和一个成长路线。这个逻辑集中体现在学校和家庭中。于是,就有个这样一个接力赛——先是家长接管还自己意志,接着是中小学老师接管,现在又多了大学接管。最终,当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又是谁接管他的意志呢?一个常见的结果是,家长只好继续接管。他们会抱怨孩子“啃老”,抱怨孩子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但这个恶果的种子,一开始却是他们种下的。
活在当下
左右着你的当下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常见的是两种:留恋或目的。留恋源自过去,而目的着眼于未来。一旦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或关注于将来的目的,你就丢失了当下。然而,当下永远是你直接面对的唯一。如果你不关注当下,你便意志再浪费时间。
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他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让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你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这洞见力会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你愿意有什么样的墓志铭
死亡是最严肃的哲学问题。你死去的时候你的心会突然拥有一种能力,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一生。但那时,你已经没有了改变的可能,如果是严重的懊悔,那该是什么样的折磨?
设想以下你的墓志铭,如果你现在死掉了,你的墓志铭上会有什么样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你想要的吗?我喜欢一位忘记了名字的名人的墓志铭: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你呢?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你为什么太在乎他们的评价
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现在就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读书笔记】 2018.10.28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205-215
如果你是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忙,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如果一些文字或信条打动了你,启发了你,那么更重要的是,你要把你一位好的只是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读书笔记】 2018.10.29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P225-235
心灵成长书吧
《不要用爱控制我》
爱控制别人的人有一种奇特的逻辑——我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你是谁。如果你特别爱控制配偶,或者你就是配偶的强烈控制欲的牺牲品,那么本书就是必读书。如果读懂了这本书——那么你会明白很多事情:为什么开车时脾气大;为什么你的上司那么难以相处;为什么不管你怎么做,你的父母都指责你做的不对。
《中毒的爱》(原名《中毒的父母》)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在本书中,作者详尽地描绘了各类中毒的父母,并对症下药地提供治疗和自我治疗的一些行为技巧,使得一般读者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自助读物来阅读。
《爱是一种选择》
“好女人”或“好男人”,他们的“好”是需要“坏”做衬托的。这本书解释了什么是“拖累症”,即你习惯甚至喜欢上被另一个人所拖累,意识上你总会抱怨这个人,但潜意识中却很依赖这种拖累。所有习惯在家中,公司里,在朋友中间很过分地扮演“好人”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
《少有人走的路》
我们都有一个心灵地图来指引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但问题是,很多人的地图都过时了。我们必须学会及时地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从而走上爱与成长之路。修正心灵地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让童年缺少爱的人重新学会自爱和爱别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假若你决心这样做,那么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