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吗?
当人问道“你害怕吗”我们往往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胆小懦弱的人,可真实中,我们却在害怕着。
1. 我也不知道这是谎话
春节就这样悄不声息的过去了,好像没有过这个节日似的。回想起来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每天要去各个亲戚家拜年。回来后,大家的开场白就是“新年过的怎样”,好多学生会说各种吃饭,或者各种看电视,各种玩游戏,放松的日子过得超级快。
被大家忽略的一个女孩子,也争先恐后说:新年我过得很好,我爸爸和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看花灯,你们知道吗?那个花灯可大了。看着她眉飞色舞的状态,仿佛自己也坐上那个花灯,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舞了。又问道“没有回老家过年吗?”她说,没有回去,姥姥和姥爷有回去,问道具体的地方,你就发现,“太原在东北”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就出现了。孩子依旧很高兴的样子说着,说着新年过得有多精彩,有各种红包,有各种好吃的。听完她的描述,给人酸酸的感觉。实际上,这个孩子单亲家庭,没有爸爸和妈妈带她去玩,也没有所谓的老人回所谓的东北太原过年。当一个孩子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的时候,你明明知道这是个谎言,但你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她。戳穿她,她如此兴奋;附和她,好像有些违心。原来遇到她讲谎话的时候,她说过:我也不知道这是谎话。
谎言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渴望。是渴望被受到关注,渴望被受到尊重。是一种担心和害怕,担心和害怕他人看不起她。
2. 不要逼我
前几天有个同事和我沟通,有个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帮助她,他自己也很焦虑。作为一个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学有所成,希望每天都能够积极利用。所以,他会在学生下课后,留下一些学生,让他们把作业写完,再回家。有问题及时的解决。看上去老师很负责,而且出发点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个学生总是在下课后,马上溜掉,想尽各种办法去钻空子。有一次甚至说:老师,不要逼我!听到这句话,我们都会很震惊。这个孩子到底要遭受了什么,这个老师到底做了什么。
老师困惑的是,我明明为了她好,为啥她会讲这样的话。孩子也很烦躁,她希望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沟通中,不是说我们想要的就是对方想要的。如果我们只是让对方听我们的,有机会就会变成强迫。我们害怕在谈话中丢掉掌控权,所以,当我们有个所谓的抓手时,我们就开始了掌控了。这也是害怕呀?
3. 这是他的错
考试马上要来临了,很多家长也变得焦虑了,听到最多的是,咋孩子一点都不知道着急,仿佛学习是为了家长似的。问道孩子有啥目标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没有什么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家长的抱怨更甚的是,这个孩子没救了,怎么就不能像其他家的孩子一样,积极上进……仿佛这个孩子各种问题,各种无可救药。所有的错误都在孩子身上。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会有条件反射似的反问:刚出生的时候,孩子有这些问题吗?通常回答是:没有的。孩子和谁长大的呢?这个问题问道这里,很多家长会讲,自己也有责任吧,但是孩子……你会发现,这个话语的重点总是他人的问题,他人的错误。
我们习惯于抛绣球,把责任推给他人,这是生本能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惩罚”很多人会觉得“痛苦”,与其自己“痛苦”不如让他人“痛苦”,这也是害怕呀!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爱,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同。同样害怕受到伤害,但我们害怕受伤害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有所求的,所求他人认同,所求被人尊重,所以我们更愿意编织谎言;我们内心是有所求的,所求他人感恩,所求被人认同,所以我们更愿意掌控谈话;我们内心是有所求的,所求他人理解,所求被人认同,所以我们更愿意推卸责任。当我们由受害者变成一位给予者时,我们外面的天空就会不一样,愿我们放下所谓的害怕,成为内心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