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万历十五年》
2017年大火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相信大家都看过。编剧有个特别有趣的安排,那就是重要的反面人物都与书有关:一是极其爱惜羽翼的高育良书记因为一本《万历十五年》而拜倒在美色下;一是本来年轻有为的祁同伟因为一篇《天局》而做出执着偏执的选择。
今天想要聊一聊的是这本《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的发行几经辗转,中文本最终由中华书局于1982年出版,晚于耶鲁大学出版的英文本整整三年。这部两种不同文字版本的历史书应市后,先后在东西方畅销几十年,曾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和历史类好书的两次提名,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谈论它的文章很多,因其对明朝衰败一针见血式的见解,一时有“平生不读十五年,纵是明粉也枉然”的高度评价,也因为黄先生轻松的语言,和夹叙夹议的描写方式,开创了书写历史的新篇章,而被誉为历史界的“琼瑶”。它既可以看做是通俗读物,也可以是学术著作,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关于作者
作者黄仁宇抗日战争时期曾弃笔从戎,参与保卫国家的战争,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取得博士学位。曾执教纽约州立大学,主讲中国历史,遗憾的是,专栏作家的兼职耗费了其过多精力,学校以缺乏学术著作为由,与其解除了雇佣关系。为了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黄先生开始专注作品,将自己的一生所学所思倾入到这部《万历十五年》,并率先提出“大历史观”,为研究历史开创了新的视角。
关于疑问
明朝的统治时期从1368年到1644年,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万历皇帝是明朝继位得第十三位皇帝,登基时年仅九岁。万历十五年,即万历皇帝登基十五年,二十四岁的时候。
为什么黄先生写了一部明朝衰亡的历史,却选择用其中一年来为书命名呢?此书英文本的书名还有一个副标题是,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毫无意义的一年。
作者在开篇的时候这样写到: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黄先生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真实还原了一个帝国的日常运作画面,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儒家思想道德而非严明的制度来维持运转的社会。儒家治国思想从周朝开始,就如基因般植入了中国历史,这个基因表面看起来无害,却在千年后,随着封建帝国的老去而显现出致命的疾病。没有哪个个人,或是朝代可以成为医生在这种大规模的疾病扩散下力挽狂澜。它,中华封建帝国,必将死去。
看起来是明史,其实不仅仅是明史。这便是大历史观下的洞察和思考。
关于本书
整本书一共只有七章,除了万历皇帝占用了两章,其他每一章都以一个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先后登场的人物分别是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清官海瑞,将领戚继光和乡绅李贽。
本书的主旨在于阐明明朝之所以消亡是因为国家治理的手段选择了人治,而摒弃了法制。试图依靠道德约束官员及百姓,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不仅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也禁锢了人性的自由。
01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按照孤儿寡母容易被朝廷老臣欺负的传统,万历的母亲依照惯例在大臣中找到一位倾向于自己的,结成小团体,作为一个战队共同在王朝政治的斗争中立足。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开始作为主角登上历史的舞台。
张居正不仅作为首辅大臣,掌管了朝廷运作的方方面面,同时还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在思想上确保自己理念的传承。表面上看起来的君臣关系,却类似于父子关系,小皇帝年幼丧夫,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抉择无人指导时,这位首辅大臣都充当着指路人的角色。
尽管如此,这样的关系依然没能摆脱历史的宿命,小皇帝长大后,各种利益关系导致张居正被其他官员弹劾,虽然在皇帝的维护下,他安稳的度过了余生。但他死后,却被全盘清算,不仅抄家,整个家族命运的下场都相当凄凉。
从万历皇帝的角度出发,他也是个受害者。他的精神支柱在百官的群起而攻之中,千疮百孔。那个他曾经认为无私,正义,忠诚的如父亲般存在的形象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这也从心里方面促成他从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转变为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
以张居正的死为节点,万历皇帝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更悲惨的是,即使张居正不再把持朝政,明朝这辆老车依然在倾覆的路上渐行渐远。万历并没有拿到掌控明朝命运的实权,一个张居正倒下,万千个守旧的大臣齐头并进推着这辆车在老路上行驶,岂是一个万历阻挡的了。
客观上来说,儒家思想推崇意识形态治国,期望每一个官员,每一个百姓恪守自己的本分,安于现状。相互之间,彼此依靠道德的忍让,和统治者的仁慈相安无事。可是历史是朝前发展的,不会因为统治者的愿望而停滞,社会的发展总会带来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规范,而依赖人治是非常随机且不可靠的。
在对个人评价上,儒家思想也是苛刻的,它认同的是完人理念,即评价标准是完美无缺陷。它完全摒弃了人的贪婪,欲望等负面本性,把人推送到神坛,成为万人崇拜的偶像。而事实上是,任何一个人,在聚焦下都会有污点。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显得尤为重要。张居正在个人约束上缺乏一定的力度,但并不能代表他在治理朝政上一无是处,这种一杆子打倒所有方面的做法,其实至今依然存在,历史的力量超乎想象。
作者在行文安排上有个巧妙的构思,第一章万历篇里,到处都是张居正的影子,而以张居正命名的篇章里却对他只字不提,这也巧妙的点了题:朝中已无张居正。
02
申时行作为张居中离开后,继任的首辅,兢兢业业维护着系统的运转,哪里不够补哪里,干的都是些缝缝补补的活。看似敬业的背后其实是渎职。一个首辅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首脑,不做改革,反而是维持。像极了庸医给罹患重症的病人开出养身的单子。或许是,他觉得病人无药可救了???
03
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都属于运作国家的第一梯队。而海瑞和戚继光,一个作为地方行政官员,一个作为边防军事大将,从另外的角度观察了明朝这辆旧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海瑞是领导选出的典范和样本,确实一个难以推广的案例。
戚继光是名族英雄,在倭寇屡犯边境的危机时刻,依靠军事头脑和个人英勇无畏的精神击退敌人,保护了国土。
可是两个人的命运都是尴尬的。
海瑞并没有被复制,清廉,耿直的个性显然在官场上不合时宜。皇帝本人,从大局角度来说,希望官员都可以学习海瑞,公正清明,从个人角度来说,却也并不喜欢他。海瑞被下放到基层,坚守着自己不合时宜的理念一生惨淡经营。
戚继光虽然戎马一生,有肃敌的本领,却没有信任和倚重自己的领导。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斡旋,依附于文官下的武将能得到战场厮杀的机会已经是对他最好的奖赏,何谈功名于前程。
04
李贽是介于官员于百姓之间的乡绅代表,一个思想上想要寻求自由,摆脱束缚的哲学家。他一生追求,无人理解,即便是其夫人,也只是一味的服从,而不能从思想上正真理解他。他注定是个孤独的人,巧妙的是,万历皇帝也是个孤独的人。
李贽得不到自由,是因为被世俗的社会所牵绊,即便出家也不能摆脱的烦恼。万历得不到自由,是被制度和传统礼仪束缚,即便拥有权利却也无法改变一二的尴尬处境。
而讽刺的是,万历是万人之上的皇帝,拥有无上的皇权;李贽是出家为僧,理应摆脱一切世俗关系的无根之人。
关于感受
黄仁宇说:中国的症结无非是用道德代替技术。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本书的六个人物,选自不同阶级的代表,如六面镜子,照出了明朝的现状,也照出了中华历史两千年。
透过迷雾,看其究竟,所谓的大历史观,可见一斑。
http://www.jianshu.com/p/4971991827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