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地产股

2019-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君临天下夜未央

近期出了很多政策,因城施策放开限购、放开户口、人才引入、降低融资成本等。

政策时紧时松,可以影响行业,

行业时荣时枯,可以影响政策,

有的城市房价下跌,有的城市房价上涨,政策可以不同;

地产是供应、需求、融资、按揭、户口、医保等各个相关环节都尽在掌握的行业,

但是最终经济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政策之手必须围绕经济规律挥动。

1978年开始的工业化20年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沿海局部,

但是全民的变化是从穿衣统一蓝色,穿鞋统一解放牌,睡觉一大家人挤一间开始的,

开始的需求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人人平等,但是人人贫乏的生活,

于是开始了建立在农村砖土房和城市筒子楼基础上的单车、缝纫机、黑白电视、电风扇、电饭锅、各种式样的服装等的需求,需求带动工厂订单,带动就业,然后农民进城;

然后要致富,先修路,要进城,先修路,

这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都是常识和体会,这些不用看经济学家,

修路架桥又带动机械化和就业,带动电力、电网、水泥、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

这20年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

但是20年后,问题来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外贸由高增长变成了负增长,而且资本外流,这个情况和中国近些年一样。

外贸乏力,内需的启动同样生不逢时,尽管那些年,决策者一直在推动住房货币化、社会保障市场化和教育有偿化政策,企业家和商场也忙于价格战,期望从消费者手中掏出哪怕一丁点的真金白银。然而,对于当时人均收入不过700多美元的中国国民来说,即便按照世行标准,也仅仅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最低限。

中国的城市化率当时只达到30%,很多国有企业走入困局,三角债严重。

问题有很多方面,但主要问题是内外需求不足,

内需不足,一是人们对生活追求太低,二是收入太低。

其实跟我在南太平洋群岛看到一些小国一样,虽然海景很美,但是住简易板房,煮饭烧柴火,热了树下乘凉,渴了上树摘椰子,这也是内需不足。

没需求哪有奋斗动力?前面几篇文章发了照片,一群群人都在无聊看海,虽然看海挺享受,但是都在看海,那社会怎么进步?

1998年开始的城市化20年

1998年前后经济出现很多问题,有很多举措,包括国企三年脱困、供给侧改革、清理三角债、国税地税改革等。

影响广泛且深远的是发动了房改,要让大家住得更好,释放这个需求,就把建筑装修、电气化都带动了起来。

开始没钱买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