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走出爱情和婚姻的困境,不委屈,不妥协
女人一生可能遇到的困境
提起张幼仪,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叹息一声,这个前半生被错待的女人。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让她满身伤痕。刚开始,她委曲求全,以为自己只要做一个好媳妇,丈夫就会看自己一眼,对自己好,可惜的是,徐志摩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她。那个没到德国前的胆小女子,去了德国以后,再次经历徐志摩的语言暴力和冷漠对待,心死,又经历了丧失小儿子的痛苦,张幼仪开始觉醒,努力学习,回国后,在家族企业里学习,成了成功的女士,成为那个时期里的一个传说,终于化茧成蝶,涅槃重生。
一个女人,与其期盼他人欣赏自己,乞求别人的爱,不如先学会爱自己,和提升自我。到了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之时,就会吸引到相似的人,走进幸福的婚姻。张幼仪后来遇到了很爱她的苏医生,虽然有些晚,但也不妨碍幸福。
这些年,市面上不少书籍都是关于女子在如何提升自我方面的。收到《做一个温柔坚定的女子:不委屈,不妥协》的时候,本以为是鸡汤,细细读来,却感受到作者黑白格时间文字里多了几分厚重感。
这本书一共有七章,内容关于女性自我提升、女性面临爱情和婚姻时遭遇的问题,作者举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加上自己的感悟,给读者以启发。

不要强求自己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
女人在选择走进婚姻时,要擦亮眼睛,除了考虑感情,也要认真审视对方是否和自己的三观一致。有时候,从一个人说话的细节,就可以推敲出这个人的处事方式。
在《三观不合的男人,没必要放在心里》这篇文里,讲到一个小学妹答应了男友求婚,却发现他总是喜欢和朋友打牌到凌晨,有一次小学妹去找他,刚好听到他的朋友打电话给妻子,态度不好,最后还说妻子照顾不好孩子,她的男朋友也在一旁附和,说这个妻子这么一点事也做不好,小学妹留了心,然后和这个未婚夫分手了。
和一个不尊重伴侣的男人结婚,婚姻不会幸福。好的婚姻,应该是夫妻二人齐心,互相欣赏和尊重,分工合作,而不是一方顾着玩乐,还理直气壮去责备妻子照顾不好孩子。
照顾孩子不是小事,而且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两个人的责任。男人一点参与带娃的意识都没有,如果妻子还委屈求全,那么这样丧偶式育儿就会一直发酵下去,女人只好独力带娃,还落不得好。
如果真爱一个人,不要因为所谓的面子而不去挽留,幸福要自己留住
在《感情修复期,自尊跟认输无关》这篇文里,说到电影《前任3》里孟云和林佳之间,彼此深爱着对方,却在一次冷战中,互相等待对方来跟自己求复合,最终等到了林佳嫁人,两人也因此真正错过。很爱对方的时候,不要去把自尊放得太重要,和自己爱的人之间较劲什么呢?谁赢了又有什么好处?爱他/她,就是想要在一起,其他的都变得不重要了。爱情当中哪有什么对错,不过是不够爱罢了。没有真正在一起,还是缘于不够爱,或者说,不够爱对方,比起对方,他们更爱的是自己。
真正爱一个人,就放下所谓的自尊,用真心去挽留对方,才能留住可能幸福的机会。不要把决定幸福的权利交给别人
不少港剧里面,演到结婚的场面,多数时候新郎都会向新娘的父母保证:“我一定会让她幸福的。”现在想起来,才觉得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动听,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依然能够记得当初的承诺,也不见得真的会做到。
家里有个亲戚,经常劝女儿,快点找个合适的人结婚了,总比一个人过生活好。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人自己过得都不幸福,那很难会结婚后过得幸福。人只有在有能力让自己幸福的情况下,才会在踏进婚姻以后,有能力为家庭创造幸福的条件。
在《独立不是表情,是你解决困境的武器》里,作者写到了胡因梦在35岁以后,退出演艺圈,潜心从事翻译和写作,从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她送给女儿的其中一条锦囊是情感上要自给自足。只有做到爱自己,情感上不去盲目期盼来自另一半的爱,学会从自己热爱的事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才会真正幸福。
做一个温柔坚定的女子:不妥协,不委屈
《做一个温柔坚定的女子:不妥协,不委屈》,这个书名,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在面对困境之时,我们要温柔坚定,相信幸福靠自己创造,不因为流言和外力而妥协,不委屈求全,在爱他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专注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加持创造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