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江湖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2017-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风楼主

孔子有个学生,叫颜回,跟《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颇有相似之处。

首先,他俩的姓名很相似

姓郭名靖、姓颜名回,都是两个字的姓名耶。

喂、喂,前排观众不要激动,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开个玩笑而已,这一条过。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再者,他俩看起来都很笨

郭靖,大家对他都很熟了,按下不表,先看颜回。

“吾与回言终日”,话说孔子天天拉着颜回上学习班,发现这小子上课既不举手发问,表现其热爱学习一面,也不嗑睡打闹,表现其淘气不乖一面,“不违,如愚”,只听不说,没主见,跟个大傻子一样。

但孔子不傻,他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傻子不可只看表象。经过暗地考察,“退而省其私”,发现这个颜回课堂上虽无突出表现,“如愚”,课下说起话做起事来,却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就不是一个“大傻子”应有的正常表现了。

于是孔老夫子感叹:“回也,不愚。”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儒家五圣,论剑五绝

后来,颜回被称为儒家五圣之一,分别是: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至圣孔子。其中的颜子就是颜回,古代对圣人都是以“子”相称。

郭靖与这个颜回可谓惊人地相似,他小时候跟着江南七怪习练武艺,笨到什么地步?笨到韩小莹师傅都偷偷抹眼泪,淘气能把老师气哭的很常见,乖孩子能把老师“笨”哭的,估计郭靖是独一份。

韩小莹思想自己七人为他在漠北苦寒之地挨了十多年,五哥张阿生更葬身异域,教来教去,却教出如此一个蠢材来,五哥的一条性命,七人的连年辛苦,竟全都是白送了,心中一阵悲苦,眼泪夺眶而出,把长剑往地上一掷,掩面而走。(节选自《射雕英雄传》)

郭靖这个笨孩子,长大后却武功大成,第二届华山论剑被尊为五绝之一,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北侠郭靖也曾被中顽童称赞“不愚”

这才是本文要讲的重点。嗨,后排同学请抬起头,划重点啦。

话说那是一堂历史课,一堂教授《九阴真经》的历史课。

那堂课的老师正是老顽童周伯通,学生就是咱们“如愚”的郭靖。那年,周伯通还不是中顽童,郭靖也不是北侠。正如当年,孔子还不是至圣,颜回也不是颜“子”。

课讲得非常精彩。老顽童总共考了郭靖五个半问题。而郭靖的回答可谓跌宕起伏,从“如愚”到“不愚”,表现得淋漓尽致,浑若复圣之颜子附体。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第一题:五人因何论剑?

课堂一开始,周伯通老师先给了郭靖一道试探题,问:“你可知道五人因何在华山论剑?”郭靖表示“不曾听说过”。经周老师提醒“那是为了一部经书”,郭靖才“勉强”猜出是为抢那部《九阴真经》。

“勉强”二字虽不能就此说明郭靖很笨,但说其不够聪明已然足够了。

第二题:黄裳写了什么书?

然后开讲《九阴真经》的历史,讲到黄裳遍读道家经藏五千余卷,竟然心领神会、无师自通,练成了一代武林高手,临死前将武功心得写成一部经书,各位猜是什么?对啦,不假思索即知写的就是那部《九阴真经》了。

郭靖却要思索。他居然“想了一会儿”,才迟疑着回答:“是不是《九阴真经》?”

所以周伯通老师也认为“靖也,如愚”。

幸好,《射雕》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远比《论语》的几千字要写得详细。金庸老爷子在书里不仅仅写出郭靖的“如愚”,还写清楚了他为什么“如愚”,以及怎样的“不愚”。

周老师批评郭靖同学,咱这堂课讲的就是《九阴真经》的历史,居然猜不出黄裳写得啥,你说你四不四洒。

郭靖解释说“就怕猜错了”。

原来这才是郭靖“如愚”的真实原因。我不说,不代表不知道。可能只是不敢说、不愿说、不屑于说而已。

第三题:呸,甚么也姓黄?

如同颜回的“无违”,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说,郭靖的这种习惯在周老师的恫吓下愈发纯熟。

周伯通讲到黄裳这个人时,郭靖先是脱口而出:原来他也姓黄呀。当时正跟黄蓉谈恋爱,估计在他眼里,凡是美好的事物都跟姓黄的沾边。

他说“也姓黄”的这个“也”字,着实激怒了老顽童周伯通。周伯通之所以在桃花岛一呆就是十几年,可不是因为喜欢姓黄的,而是被黄药师生生软禁在桃花岛十几年,他对姓黄的实无半点好感。

周伯通道:“呸!甚么也姓黄?这跟黄老邪黄药师全不相干,你可别想歪了。天下姓黄之人多得紧,黄狗也姓黄,黄猫也姓黄。”(节选自《射雕英雄传》)

郭靖一看惹周老师不高兴了,就更不敢“违”了。尽管心里很不以为然,心里反驳说“黄狗黄猫未必姓黄”,但表面上仍毕恭毕数,“不去和他多辩”。

紧接着,周伯通老师又说,“这个跟黄老邪并不相干的黄裳,是个十分聪明之人……”,郭靖立刻在心里接了句,“原来他也是个十分聪明之人”,又用一个“也”字做了点晴之笔。

然后周老师叹着气,说这种聪明人还是不要遇到的好,否则“非倒大霉不可”。郭同学继续在心里大“违”而特“违”,心说我的蓉儿冰雪聪明,我能遇上“正是天大的福气”,又怎会倒霉?

读到这几段时,我乐了,这还是那个“无违”的郭靖吗?周老师明明已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技巧声明了,此黄裳与彼黄老邪“并不相干”,郭同学偏就要让他俩“相干”,一会儿用个“也”字,一会儿提下姓黄的女儿,虽不点黄药师之名,而胜似点名,尽显调皮捣蛋之能事。

这样的郭靖,实在谈不上“如愚”吧?然而,他总能忍住不说。这在周伯通看来,还是“如愚”。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假傻总会露出狐狸尾巴。

“如愚”的颜回,“不愚”的郭靖

第四题:为什么要藏起经书?

周伯通讲到黄裳死后,江湖中人为抢夺那部《九阴真经》搞得血雨腥风,武林中人死伤无数。后来还是他的师兄王重阳,在首届华山论剑中力挫群雄,终将《九阴真经》夺了过来。

夺到经书后,既不练书上的功夫,也不让本门弟子翻看,只把书压在了打坐之处的石板下。

周伯通对他师兄这个举动很是费解,于是作为题目考给郭靖,让他猜猜这是为什么。

郭靖又不是王重阳肚里蛔虫,哪里回答得出?

但他真就答出来了。

周伯通听郭靖的答案后,先是“一惊”,盯住郭靖半晌才问,“你傻头傻脑的,怎么居然猜得到?”

郭靖一五一十告诉他猜测的依掂后,周伯通更是震惊到不知所以,“抬头向天,出了一会神,半晌不语”,骇得郭靖也跟着不知所以了,生怕又说错了什么,惹这位老师不高兴。

周伯通叹气说,道理本是明白不过的,可我就是想不通。

他想不通也很正常,因为他自己嗜武如命,除此之外概不关心。哪像郭靖从小为了练武吃尽苦头,对于武功之事实无半点兴趣。

说了半天,郭请到底怎么回答的呢?

郭靖的回答很简单,这种书就该藏起来,烧掉更好。

为什么这么说?本来嘛,天天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就够惨绝人寰了,又要开一门深奥无比的新课,想累死我们这帮学渣吗?或者让我们在学霸的衬托下更加学渣吗?

郭靖涨红了脸,答道:“我想,王真人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练得更强,仍也不过是天下第一。我还想,他到华山论剑,倒不是为了争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是要得这部《九阴真经》。他要得到经书,也不是为了要练其中的功夫,却是相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教他们免得互相斫杀,大家不得好死。”

因此,周伯通夸赞郭同学宅心仁厚,称王真人倘若见了定是非常喜欢,把一身绝学尽数传你云云。幸好,周伯通不是鸠摩智,否则真担心他把郭靖烧了送给地下的王真人。

这个问题郭靖答得虽好,却占了宅心仁厚的便宜。武学方面聪明如周伯通这类人,见武功秘笈如同见了金山银山,即使凶险万分也一定死死抱住不再放手,更不会一把火烧掉,只有郭靖这种视金山如粪土的“大傻子”才会想出这种主意。

但是,下个问题就远不是仅凭宅心仁厚就能答得出的了。

第五题:抢经书的是谁?

王重阳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来抢夺那部《九阴真经》,死了却未必。

果不其然,王重阳一死,立刻有人找上门来,高叫到,快快交出经书,否则烧你道观。周伯通见此人站在树枝上随风拂动,脚下却如生根一般,立刻判断到,此人武功比我强。上去打了一架,果然被一掌拍了下来。

“你猜那人是谁?”周伯通问。

郭靖这次的回答很简洁,就两个字:“西毒”。

西毒就是欧阳锋。第一届华山论剑,论出的五绝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皇爷、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欧阳锋位列五绝之一。

郭靖的这次回答可谓经典,咱们一起回顾下。

首先,他先缩小了猜测范围,判断出当世武功高过周伯通的,无非华山论剑那五个人。一下子就把这个问答题换算成了ABCD四个选项的选择题,难度大大降低。不要问我五个人为什么是四个选项这种傻问题。

然后,用排除法。北丐是他恩师,“光明磊落”,自不会干这种缺德事,A排除。段皇爷是皇帝,“自重身份”,也不可能来抢书,C排除。黄药师是自己老丈人,好吧,那时还不是老丈人,“但瞧他气派很大,必非乘人之危的卑鄙小人”,D排除。只剩一个B,不选欧阳锋选谁?

郭同学能够准确说出每个人的特点,说明他知人。又能非常有逻辑地进行推断分析,说明他善断。

知人且善断,这还叫“如愚”?分明是大智若愚。

倘孔老夫子见之,必也叹曰:“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靖也,不愚"。

后记

细心的人可能问了,说好的“五个半问题”,剩下那半个呢?

对不起,应该是剩下了一个。

第三个问题,“呸,甚么也姓黄”,算不上问题,郭靖也只在心里回答,因此,这只算半个。

剩下那一整个问题,老顽童故意把郭靖往沟里带,相当于脑筋急转弯,小聪明之举,于我英明神武的大郭靖无益,不说也罢,嘿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