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爱战胜恐惧》13破解管理之谜

2024-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1.管理的三个特征:

•管理是反自然的。自然的规律是所谓的熵增原理。

•管理是反人性的。管理跟我们很多人性的需求都是完全相反的。

•管理是反历史的。每个管理者某种意义上都是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

2.•管理是一种手艺,比的是时机、节奏、火候,比的是分寸感和度的把握能力。

•管理是一门博雅艺术LiberalArt,拼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能力。

•管理是一种类宗教,它需要一种圣徒精神的支撑,它需要一种使命驱动的机制。

3.对组织机构图的理解:

上图是三个人向一个人汇报的组织结构图。最重要的是:B的目标和A的目标应是一致的。这才是B向A汇报的本质所在。

不是宣布B向A汇报了,目标就一致了。

作为A,你必须坐下来跟B一对一地谈。

4.干货不值钱,值钱的是湿货。一定要考虑到具体的使用条件、边界条件和前提条件,管理经验才有用。

5.一种管理理论是否流行更多地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

当然,凡是准确地抓住了深层次的、本质性问题的管理理论,一般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逐渐成为历代管理者学习和奉行的管理经典。

6.越是流行性的、流行周期越短的管理理论,越是需要用各种装神弄鬼的手段来包装出“管理大师”。

7.干货式学习、自嗨式学习是伪学习,因为它们不尊重最基本的学术逻辑。

鸡汤式学习、粉丝式学习是伪学习,本质上还是中国人爱跟风、易浮躁,期望一招制敌、一蹴而就、一夜暴富的老毛病。

多实践,多复盘,多花点时间跟自己的同事聊聊天,才是做企业的正道。

8.“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即是知”。从知到行,隔着两个太平洋。

理论知识要变成实践知识,中间隔了一个太平洋,实践知识要变成实践,中间又隔了一个太平洋。

9.关爱与挑战:恩威要并用,这边是铁的纪律,那边是爱的精神;这边是高标准严要求,那边是内心深处对他的欣赏和尊重,这两样东西一定得同时有。

没有关爱能力,要不是控制型的,要不是逃避型的,很难成就真正胜利型的团队。

10.深层学习,就是你理解背后的逻辑链,然后再去做。

浅层学习,就是不去搞清这个逻辑链,我就是学实践层面的动作。

浅层学习三种机制:模仿、试错、天择。

一行精华:

管理是:反自然、反人性、反历史的。

组织机构图中上下级的目标应是一致的。

一定要考虑到具体的使用条件、边界条件和前提条件,管理经验才有用。

关爱与挑战:恩威要并用。

触动,反思,改变:

组织机构图的本质应该是促使目标一致,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而这个任务是必须由上级来完成的,这是其管理责任。

但很多管理者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下级的责任,属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之一。殊不知,如果真是这么简单:说了就能懂、就能认同、就能不折不扣地执行,那管理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管理天生就具有“三反”特质,因此也不可能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秘诀”,它需要管理者从本心出发,真心诚意地去探索实践和不断改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