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007践行写作团·47班七年作品集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157人  独酌东窗下

前言:
最近王者荣耀的主题曲《I Will Carry You》火了,于是翻出了以前收集的五月天的歌听了又听。
说实在的,五月天是我比较喜欢的摇滚乐队(别跟我争论五月天摇不摇滚,争论这件事本身就很不摇滚),因为他们的歌中没有歇斯底里的嘶吼和愤怒,反而有那么一点点正能量。
这里面有一首歌我非常喜欢《你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想借这个歌名,写篇作业。

何为人?

在“你是谁”和“何为人”这两个选题上我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你是谁”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路边社,太没有悬念了。在被毒鸡汤灌顶了这么多年后,大家看到“你是谁”这个问题,估计心里都有一万匹神兽在狂吼:滚粗,老子不要鸡汤。。。。

SO,鄙人换个姿势继续给大家鸡汤灌顶。

如果我们现在翻开新华字典,你会看到下面这个解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更直白一点的话就是:你是动物!这个结论看起来好像没错。很多人也会附和,《列子·黄帝》篇中也这么说啦:“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这不就是说“有七尺长的身躯,手与脚不一样,头顶长头发,口中生牙齿,能站立并快步行走的,叫做人”吗?

其实大错特错!我们现代人,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对文言文体系的破坏,导致了大量对古文的片面解读,甚至是心怀恶意的刻意片面解读。《列子·黄帝》篇的原文是这样的: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切众生,形状不一定相同但智慧可能相同;而智慧不一定相同的形状可能相同。圣人只会看到智慧相同而忽略形状,但常人却只亲近同自己形状相同的,与自己相异的,会疏远并畏惧。我们人有七尺身躯,手与脚不一样,头上长头发,口中生牙齿,能站立并快步行走。但人未必没有兽心。而像飞禽走兽那样的,未必没有人性。虽然这些禽兽有人性,但我们因为形状的不同而疏远他们。

发现问题了吗?原文仅仅用于描述人的形状而绝不是对“何为人”做了一个定义。其实古人一直知道人与禽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礼记的另一篇中,即《礼记·曲礼》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所以我们看《礼记·冠义》中,儒家对人下的一个终极定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知礼义,就是儒家对人的定义;也是“人”这个概念脱离了生物学范畴,进入哲学范畴的定义之一;更是我们华夏文化几千年传承的核心。也基于礼义,儒家将对人的要求上升了一个高度,也就有了君子与小人之分;“人”与 “民” 之分。自然,我们此处所问的“何为人”指的就是“何为君子?”。

儒家的著作中,提到君子的话太多了,真要展开可以写一个连载。在这里,我们简单一点,用《论语·宪问》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节: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畏。

何为快乐?

现代汉语词典通常把快乐解释为:觉得幸福或满足。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我想绝大部分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对人的需求研究最透彻的学者当属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马斯洛需求理论几乎在每个现代管理学的课堂上都会讲起,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的企业管理。

我们借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快乐,那么快乐应该是:

  1. 生理满足的快乐
  2. 安全满足的快乐
  3. 社交满足的快乐
  4. 尊重(含: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满足的快乐
  5. 自我实现满足的快乐

我曾经去观察我的女儿,我发现,当我给她一颗糖时,我感受到了她的快乐;当我和她在黑暗的小路漫步,抱起她时,我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我看到过她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的快乐;我也看到当我认真的称赞她的时候,她眼底泛起的快乐;更看到了当她自我完成一项了不起的积木拼插时,那抑制不住的快乐。是的,快乐好像真的很简单,满足既是快乐

真的是这样吗?

我在看到她所有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不快乐!那颗糖吃完了以后,有些不快乐;在黑暗的小路抱起她之前,她不快乐;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总是在快乐与不快乐之间切换;想得到表扬时的那种期盼,代表着她并不快乐;而拼插玩具时,更是时刻在与气恼作斗争,哪来的快乐?!更不要说所有的快乐后面跟着的都是不快乐

看来快乐的定义应该是:很快就过去的欢乐。如果满足既是快乐,那么我们大部分时间是满足还是不满足呢?曾经在南怀瑾老师的书中看到过一首诗《解人颐》,我觉得特别适合读一下: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是的,快乐来自于需求的满足,而需求来自于欲望,但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就像上面的诗中描绘的人生,大部分时间绝对是不快乐的,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写照吗?

哪有真正的快乐!

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集谛为因,苦谛是果。在《增一阿含经》中,对苦谛做了记述:

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
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

佛说人生的整个阶段都是苦的。很多人会说不对啊,我有快乐啊?佛陀对此也有解释。将苦又归纳为三类:苦苦、乐苦和行苦。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就像一匹狂奔的野马,在不断的追求欲望的满足。但满足那一刻的快乐很快就被下一个对欲望的追逐所掩盖,就像《解人颐》中说的那样,欲望的不断升级造就了我们生命永恒的苦。

你可以真正的“乐”!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从人的角度讲是从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满足,它是一切动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而人类的欲望又在动物性欲望的基础上有了一点提升:“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但本质上,仍然脱离不了动物性的范畴。因为动物也有想法、也有目的,只不过所谓的“人的本性”把这个目标放大到了生存之外而已。

为什么对“人的本性”要加引号?这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不同意。我们的圣人认为人性本善,是圆满光明的。正因为堕落,才后天沾染了习气,才开始产生了动物性的欲望,并因为欲望的无限而更加的堕落,所以曾子才会在《大学》中提到了:知、止、定、静、安、虑、得并最终止于至善的修身之法。这也就是君子的修身之道。但儒家是讲究“敬鬼神而远之”的,所以儒家的法门还是脱离不了世间法的范畴,也就是还在得与不得的欲望中打转。

真正对欲望透彻的研究来自于佛陀。其实以现代的科学思维来看,佛陀更像是一个科学家。佛家认为:欲望来自于感受,而感受来自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正因为五根再加上意根,我们才开始了对外境的区分,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区分则启动了我们的欲望,欲望又让我们不断的去对外境索取,于是不断的升级,苦乐随之而来,永无停止。

佛陀给了我们常乐的方法,那就是戒定慧(知止定静安虑得),最终到达般若(止于至善)。这就是为什么佛法能够在华夏发扬光大的原因,因为佛陀和我们的圣人想法一样。

具体来说,就是断除欲望(止),断除欲望的着手点在感受(知)。也就是当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感受时(格物),我们就可以控制我们的欲望。所以儒家讲:“格物致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讲“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佛家更多的讲“我和我的关系”,也因此比较简单,强调的就是“如实的观照”。面对感受,失去如实的观照,我们就会因区分而产生贪着,进而开始了欲望的轮回。因此如实的观照就是要我们做到:

在你看见时,你只见到它;在你闻到时,你只闻到它;在你觉时,你只觉到它;在你知时,你只知到它。那么你将会认识到,你所感知的对象和你脱离了关系。见到所见之色时,禅修者只是见色,只是感受他见色,没有构想色的概念(名)。如此,苦熄灭。用这种方式禅修的人,将会灭尽烦恼,消除欲望。

所以,你可以真正的快乐:禅乐,寂静之乐!

后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