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本孤独 笔墨写人生
孙晖艺术简历
孙晖,号静韵轩,网名墨韵,别署嵩岳山人,癸卯(兔)年生于儒释道三家荟萃的天地之中登封。始学欧楷,精研体势,心摹手追,临古求新,博涉多能,诸体兼修。远喧嚣,忌纷争,追求静穆,随意天然。
孙晖先生幼秉庭训,拜古为师,勤学不辍。下过乡,扛过枪,经过商,阅历丰富。工作后,在单位工余饭后,一本残帖、一盆清水、报纸、地板是他练字的地方。每每看见漂亮的字,总要驻足琢磨,心摹手仿,遇到高人总会不揣冒昧,认真求教。在家中,他在居室最大的那一间,摆上一张很大的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假日休闲,临帖写字,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托。
先生与翰墨结缘,纯粹发自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多年以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勤字当先,顺其自然,不给自己戴枷锁。随着阅厉修养的不断积累和提升,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想到了古人先贤,书圣王羲之精于楷行草诸体,而篆隶根基早在其作品中显示端倪。颜真卿精于楷、擅行草,然古今对他的评论却赞其书富有篆籀气。名留青史的大书法家赵孟頫“五体皆精”。近代诸多大书画家,无不是学富五车,涉猎广泛。如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齐白石也如此。黄宾虹是近代山水画开派人物,其书法或篆、或楷、或行、或草皆为后世楷模。由此,他对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常抽闲研读书论,不懈求索,尽量多的博涉经典名作,见好碑就学,见好帖就写。从临摹到创作,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予以取舍。不囿于绳墨,师古不泥古,发思古幽情,移花接木。潜心研习古人先贤书法技艺,取其菁华,得其一二,化为己用,不求笔笔生辉,坚信天道酬勤。
久积真力,学宗百家,始可通变,采百家花,酿自家蜜。让自己的书法始终植根于传统,取法于经典,诸体皆学而悟博。兴趣所至,他喜欢多种书体换着写,上窥金文籀篆,下效汉隶魏碑,取意晋唐之韵,旁效碑帖百家,于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法帖博采广取,无不涉猎。书法乃雅事,功夫在字外,徒练手技,难成华章。须放开书写时,挥毫泼墨随意人生,激扬文字浑然天成,不拘泥于小节中,时而跌宕百丈,时而流逝千里;又要守得住势适可而止,上下对仗前后呼应,左右逢源来去贯通,精雕细研工笔刻画,细致入微不粗心大意。得乎心里应乎手中,合法理倾情感,融于趣,法、理、情、凝和有度,翕张有序,便可踏节而舞,游刃有余怡然自乐。书法讲究技艺章法,谋篇布局,存留天地,照顾四方,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走马。缓时静若处子,疾时动如脱兔。他从习篆中,增加了把握线条的能力,有了古风古意;从汉隶中,受益朴茂,字形柔美,奇趣纵横;习楷使人沉静、耐心,去掉狂野烦躁习气收效颇丰;习行则张施有度, 情韵兼得,如遇太极,如沭春风,显轻松自然之态,习草直抒胸襟,痛快淋漓,多能尽兴,舒展情怀。除兴趣外,也得益不少,诸体互为滋养,互为提高。将丰富的笔法和多变的结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心手一体。如写篆隶,行草得其圆润古朴厚重,写行草,使篆隶灵动多变,气息绵绵,呈轻松、活泼、随意、自然。
读其书作,字里行间,意境高深,笔墨灵动,章法井然,端丽秀劲,率真中透着质朴之美,彰显自然之道,呈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之态,感到有一种豁然洞开的艺术感受。既有稳重古朴之感,又显灵动联绵之妙,下笔似有千钧之重,收笔似惊鸿一瞥,卓而不俗且气质非凡,有创新不流俗,有个性不媚俗,自然而不失厚重,迥异而不失睿气,洒脱而收放有度,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大至榜书,小到蝇头,皆能师古而入,法古而出,而且用笔老练,碑帖兼容。榜书用笔方圆兼施,笔势酣畅,小楷端庄匀称,篆书圆润质朴,隶书扁平自然,楷书法度严谨,行书典雅灵动,草书奔放飘逸,逐渐形成了自己含蓄劲健,形神兼备,洒脱大气的艺术风格。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可谓欣赏收藏之佳品。若以实力派书家誉之,非为过也。
当今书坛,各种流派,光怪陆离,沽名钓誉,猎取“荣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书法家多如牛毛,其中滥竽充数者有之,附庸风雅者有之,寻找发财路径者有之。人修行为,书墨励人。咫尺方寸,博大精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自我,静神养性。为人之道也如书法作品,理应坐拥草书的空灵,如行云流水般意至笔随,灵活多变大气宏阔,雄视千古,正风狂雨骤,飞浪蔽空,忽訇然崩塌,尘埃落定;兼备楷书的骨气,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一丝不苟,笔笔鲜明;外具隶书的含蓄,藏首掖尾,端庄持重,不显山露水,不恃强逞能,不张牙舞爪;心存篆书的质地,古朴典雅,质朴意拙,象物形体,淳真无邪。先生深知为书之道,须博学广识,提高学养,须理论实践兼具,做字当先做人,艺高须先德馨,谨慎自律。他为人性情率直,淡泊名利,处世低调,甘当寂寞,静心入远,简淡且与世无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唯有努力让人欣慰。闲暇时和朋友相聚,或香茗一杯,或小酌一口,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开怀畅谈,博学而不自傲。愉悦时随心挥毫,纵情达意;郁闷时,因感泼墨,直抒胸怀。虽说墨海探游几十年,默默无闻,未见大成,却也无憾。年轻时的许多“野心”“梦想”皆成过眼烟云,唯书法不离不弃,结伴而行。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