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河西走廊上的攻与守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43人  爱吃花生君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很少听说匈奴帝国?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好战?

骁勇善战的匈奴骑兵是被谁搞定的?

控制河西之后怎么守?

攻,是为了插旗;守,是为了发展。

我很少去北方,更没有体验过游牧民族的生活。很难想象出匈奴人的生活作战方式。听到更多的是诗词歌赋里面写的对胡努人的咬牙切齿。那我就以胡虏的口吻来说一下这段历史。

跟南方稳定的家庭生活比起来,感觉我们游牧民族真的是很苦。天然地理环境决定,那里等降雨量在400毫升以下,没办法长出高大的植被,也不适合耕种。平时能做的就是喂喂牛羊,打打猎,那个年代没有工业,也没有上班这一说。由于草量是有限的,不能够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挪一个地方。搬家我是搬过的,就搁交通这么发达的现在我也觉得难受,还让你每个季度搬一次,一辈子不间断,这得拿出多大的勇气。

这还只是解决了吃的问题,要用到的那些瓶瓶罐罐还得靠从南方获得。

买卖双方当然是想通过贸易来获得,我用我的马跟你们交换这些物质。中原一带可喜欢马呢,尤其是春秋战国年代,诸侯要割据,没有几匹好马,怎么能够坐得稳?还不早就被人灭了。所以马匹等同于战略物资,相当珍贵。

但秦汉一统之后,情况就变了,马匹的需求量变少了,统一的帝国单方面的压低马匹价格,甚至有时候阻止贸易,搞得我们弄不到那些必备的生活物品。

咋办呢?要活啊,要活的更好啊。逼我者,我必逼死你。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我们这些善于骑射的匈奴人真的是太有优势了。我就那么马蹄一蹬,烧杀抢掠,不就手起刀落的事,马蹄再一蹬,我就到漠北啦!

但我们就在三五十人,毕竟没办法跟着一整个帝国对抗。慢慢的,我们这些马蹄上面的部落也都意识到:必须联盟才能活下去。

于是我们信奉那些战斗力强能带领我们抢到更多物资的统领做我们的可汗。终于一个跟汉王朝对抗的匈奴帝国成立了。

这一招极其凑效,很快我们把整个河西走廊地区都已经占领,直逼长城,并且成功逼得汉朝好几个公主嫁至北漠,每年还给我们敬奉各种大量奇珍异宝。你看你们如果当年好好跟我们做生意,也不至于这样子啊!

其实我们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靠抢地盘来获得抢更多地盘的机会。你说我们一个游牧民族又不会把地盘抢过来之后耕耕田啊,撒撒肥的。所以河西那一带在我们手上的时候就那样握着。

37.河西走廊上的攻与守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这人就是刘邦的重孙,汉武帝刘彻。他的爷爷爸爸虽然拿我们没办法,但是他们对内部的自理非常到位,出现了繁荣稳定的文景之治。留给他非常多的钱,据说他们家里绑钱串的带子都已经放得发霉了。

有了钱之后,信心就膨胀了,下一步就是找人。他也真的是一位人力资源高手,各类奇才都能找得到,还敢用。

张骞:朝廷侍卫官。自告奋勇出使西域,寻找月氏国,与其联盟合围匈虏,此时27岁。到这里我认为他只不过是初生牛犊,没见过世面,胆子很大而已,这简直就是送死。果不然刚一出去就被我们家的人抓住,然后一盘问他说是要去月氏国的,大哥,你太老实了吧,这不是拿命开玩笑。好在没被杀,软禁,一关就是《十年》。这期间还娶了匈奴老婆生了娃。大哥也真是厉害,经过十年的软磨硬泡,竟然不改其心。有一天偷跑出去,终于联系上了乌孙国。虽然政治上的任务没有完成,但地理、人文、物资上的收获也是满满的。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看世界的人。但回长安的时候还是如同意料中的又被我们截获。然后再关,三年后逃出。终于回到长安,此时离他出发已经13年过去了。他的出塞价值,司马迁在《史记》当中称作“凿空”之功,前无来者。那时候真是相当于给汉武帝装了个GPS。

霍去病:这位小兄弟真是少年骁勇,锐不可挡。不按套路出牌,皇帝都拿他没办法。都说闪电战术,奇袭打法是我们匈奴人的绝招。但这位小兄弟用起来比我们还溜,领着七八百人竟然直捣我们王爷的老巢,好几个王爷的老窝就是被他这样端掉的。我还听说他在汉武帝的整个战略失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力挽狂澜,带着他自己的部队硬生生地把战争结果往汉朝这一边倾斜了一下。17岁出名,24岁病逝。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给大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飞马踏燕”说的就是他啦。

当然还有好多非常牛逼的人物都挤在汉武帝的周围,为他的赶走匈奴计划贡献了很多奇思妙想。

上面讲的都是汉朝在做积极的准备与出击,如果单凭这些的话,不见得是我们的对手。但坏就坏在我们内部也出现了问题。

从当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到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已经快百年,我们匈奴信奉的是战斗力,谁有能力我们跟谁,但军臣单于的儿子年龄尚小,但他的弟弟伊稚斜年富力强。所以就产生了内斗,让大汉也有了可乘之机。这也是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寓意。

自从汉朝掌控了河西走廊之后,他们开荒垦田,开放贸易,置办府第、驿站。让这一代有了民风民貌,有更多的民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在接下来几百年内发展出了西部江南的称号。这里也成为一大批后晋南北朝的学者在逃难的时候,争相聚集之地。他们在这里著书立说,设馆讲学,开凿石窟。一时间学风昌盛,儒风浓厚。这里成了桃源胜地。

为什么两边的人统治这块地方,他们的发展面貌完全不一样?

前面提到过,我们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不会老呆在一个地方,我们抢地盘都只是一时的利益。不善于发展这个地方。

但老汉家就不一样了,先找人开垦荒地,有了田之后就聚集了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人之后,就有了贸易,有了家庭。然后就慢慢地有了繁荣。家庭有了,儒家的基础也就打开了。儒家主要是告诉大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当大家都知晓这样子的礼仪约束,想象共同体的时候,世道就相对比较稳定了。

至此,河西走廊上面的战乱与繁荣,告一段落。

37.河西走廊上的攻与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