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的蜕变(102)
序
《山娃的蜕变》,讲述了1998年,在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温州,18岁的文白,一位从没出过远门的山里娃,只是因为有一个梦,受到电视和书的影响,独自一人闯荡温州的一些坎坷经历,让一位懵懂无知的山里孩子最终成为了一名敢想敢做的现代青年。
山娃的蜕变(102)第一百零二章 午后踏车瓯江边 江涛拍岸初冬天
初冬的天气,干燥无雨,小区里的积水都已干涸,虽然还在铺设管道,什么电线电缆,下水道污水管的,很复杂,人员也是一波一波的来,都在利用晴好的天气抓紧施工。
不下雨对文白来说,是最好了,送餐方便,路不好走不要紧,起码不滑,不会满脚泥,文白最担心的就是鞋湿,现在天冷了,鞋湿了不干不能穿,如果换鞋自己又没太多的鞋换。
连日来天气晴好,文白想,安排个时间完成一睹瓯江的夙愿,自上次在屋顶天台上有这么个想法已经多天过去了,现在工资也拿回来了,接下来也该为自己长长见识付诸于行动。
这天,在吃午饭时和老师母说自己想出去转转,老师母说:“你自己时间安排好,2点15分赶回来就行。”意思是不要耽搁下午送点心。
吃完饭,文白用20分钟就把餐问回来了,如果不和师傅们聊天,十来家餐跑一下对于文白来说轻车熟路,特别是发现了屋顶天台,一上一下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回来后拿上地图,脱下工装,文白蹬上自行车就上路了,这次抄近道,为了给自己节省点时间,虽然屋顶上看没多少路,但从地图上看,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从地图上找了一条近道。
骑着骑着,文白发现路边的景象很熟悉。哦,原来这里是之前和文青走的胡同,是说怎么看着红墙这么眼熟,文白无暇去细想,也没太多时间观赏沿途风景,因这不是自己的目的地。
走出胡同,是一小街,沿着小街骑到头,眼前豁然开阔,瓯江就在眼前。
中午的阳光,加上文白骑车有点快,即使在冬天,身上还是暖烘烘的,江风迎面吹来,清新自然,这一刻文白好不惬意,刚来温州看到的瓯江是在浓雾之中,而且是在百米之外的国道上,不似现在这样的身临其境,沐浴其中。
文白靠在岸边的栏杆上,看着江水在风的作用下不停的拍打着江岸,水很浑,它不像河水那样可以看到流淌,只有江涛一直在此起彼伏,可作为初来乍到的文白,还真分不清哪边是上游,哪边是下游。
江心有个岛,树木丛生,苍翠碧绿,远远望去,隐约能见树林中还有房屋,难道上面还住人?这四面环水的地方就不怕被淹了,真佩服他们的胆量。
每每家中山洪暴发的时候,住在岸边的文白都心慌慌,好歹还有一面山可靠,这可是四面环水,上半年大水就不担心无路可走吗?
文白沿着江岸往前走,看到有个轮船泊在岸边,这里是个码头,只能远远的观看,轮船上的人正在卸货,就看到起吊机吊起一辆白色的汽车放到甲板上,一个人钻进车子就开上了岸。
这轮船好大哦!文白只在电视里见过,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在岸边远远的望去,人和车相比轮船是那么的渺小,感叹人真的是无所不能,这么大的一个铁家伙放在水上居然不沉,而且上面还可以搭载很多东西。
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天上飞的,水里跑的,陆上的高楼大厦,都是人类的发明。
今天算是见识了,江是什么样子,下次还要去看看海是什么样子,以后还要坐飞机上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那份惊奇。只有把眼界拓宽了,才能增长自己的信心,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