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买菜
早上八点整,手机免打扰模式自动关闭。
早餐的碗筷在沥水架上滴答,老燕十分钟前已经下楼上班,洗衣机里的衣服还在转动,我拿着手机、钥匙准备换鞋出门。
不是上班,也不是晨跑,我只是去拿菜。
因为习惯自己做饭,所以需要经常买菜。
但其实对于我来说,买菜是一件耗时耗力耗心神的事。
距离我们家大概半公里,有一个菜市场。
鸡鸭鱼肉、瓜果蔬菜还比较齐全,但正是选择的空间太大,反而常常眼花缭乱。
尝试过一段时间,在固定的人家买菜,后来就成了冤大头。杀熟杀得叫人措不及防。
挑选、比较的时间,加上来回等红绿灯,至少半个多小时。
赶上早班,碰上下雨,分分钟让人崩溃。
大概半个月前,小区门口开了一家自助买菜的店铺。
下载app,选择需要的菜品,以及取货的时间,最后下单付款,一气呵成。第二天凭二维码直接取菜。
这真是极大地解放了我。
就比如昨天,吃完晚饭,趁着消食的空档,不到10分钟的功夫,火速下了单。
今天早上也只花了10分钟就把冰箱填满。
这效率,简直了!
店铺里的菜和肉都很新鲜,据收银小哥哥说,要是不满意可以退货。
从价格上说,有时候可能稍微贵一点,且有最低消费限制。但这都不是问题,比起精力,这些钱很值。
最重要的是,卖家明码标价,买家心甘情愿,这和杀熟有本质区别。
这家店铺还有一个细节做得非常贴心,就是它的分量并不是固定死的。
例如很多时候,香菜只是作为装饰,不宜量大。所以它每份香菜只有200克,真正需要更多,可以叠加下单。
你说软件太复杂,家里老人学不会。我今天早上去拿菜的时候,还真碰到了一个年纪挺大的阿姨,操作起来,那叫一个轻车熟路。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确实有叔叔、阿姨,年纪非常大,还可能不认识字。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互相搀扶着转转菜市场,嘀嘀咕咕商量着晚饭吃什么,讨价还价、心满意足回家。
这种生活节奏也许更适合他们。
想起有人和我感慨过,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看着轻轨建设一天一个样,政务办理逐步精简化,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工作、生活越发便利。
这才理解了那份“感慨”。
这么好的环境,如果不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真是有点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