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是什么?黑暗里燃起的一堆篝火
文/龙伟平
写这篇文章前,我又看了遍《碧奴》,第一次看是2005年,那年,本土的神话小说被国内的小说家和评论家们炒得火热,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是本土神话小说回春的一年,小说《碧奴》便是那年在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出版人杰米.拜恩发起的全球作家参与的“重述神话”图书出版项目中,中国作家苏童的参与作品。
苏童本身是位非常出色的作家,写下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这部神话题材的《碧奴》并非他最好的作品,然而《碧奴》却是苏童众多作品中唯一一部神话题材的小说,因而显得那么引人注目。
小说的支撑点,全在作家本身写作技巧和流畅优美的文字,除去这些,那可怜的想象力和孟姜女的老梗并不足以撑起这部长篇小说,作品本身的情节乏善可陈,阅读下来,那两个干瘪流泪的乳房仿佛在嘲笑作者禁锢的想象力,和一只会说话的青蛙精都似乎都只跟“神话”擦了个边球,细究一下,孟姜女这个故事本身是否为神话传说,都尚无定论。
一直以来,现代科学以严谨、无懈可击的逻辑为人类世界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们看到穹顶之外那片闪烁明亮的星和月,窥探到了古人穷及一生都不曾看到世界,然而缜密严谨的科学逻辑像和自工业时代诞生的机器,也将千年来流传的神话和信仰,驱赶到了频临灭绝的地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去何处?宇宙存在了多久,没人知道,人类文明只是无垠旷野中的一堆篝火,这个文明之初诞生便存在的终极哲学命题,便是如今全世界所有神话体系的根源。
从有据可考开始,人类便一直尝试着解答这三个问题,一如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尝试着用他们眼睛所见,耳朵所闻的一切微小知识,去解释哪些产生已久却没有答案的问题,在解释的过程中,人们发挥脱缰野马般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离奇复杂的故事,盘古开天地解释了安居之地的由来,女娲造人则解释了我们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融合,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个固有的神话体系。
也许是天地间的一声雷火,人们想起了造物主的咳嗽。也许是云层下的雨滴,让人联想起苍天的滋养,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说,人类梦境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来自现实,我更愿相信,这些盘根错杂玄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只是诞生于混沌时所有人做的一个瑰丽的梦。
美国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写到:“当人类明白了,人只是原子的复杂的结合体,而不是什么神灵的创造后,人类至少增加了对原子的景仰之情。当人类了解了我们居住的星球只不过是银河系中数以十亿计的星球中的一个,而这个星系也仅是数以十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时,人类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可是,科学解放了我们还是囚禁了我们,讨论声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以后,这个问题还会一直争辩下去。宫崎骏的作品中,出现次数颇多的一个词“神隐”,指的是人类小时候能看见的东西,长大后便再也看不到了,他说那些神从未离开,他们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不会再出现。
天地不仁,每个未知的灾难都给人类无情的伤害,而神话信仰在那个时代,如同一剂心灵膏药,用美好的幻想,给人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在科学所不能抵达的地方。
我愿意相信花开是因为听到春神的召唤。
我愿意相信风吹过的每片土地都得到神的引导。
我愿意相信善恶轮回自有报应。
愿意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愿相信水中有龙,地下有鬼,山中有妖,心中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