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秋天简书(三十)

2024-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倚然君

      在阳光海岸市卡拉德拉演艺中心,看了两场青少年独舞比赛,舞种有芭蕾、踢踏、伦巴、街舞等等。因为有外孙女儿参与其中,这几年作为忠实粉丝,自然是年年看、没错过。如果要问东北澳的青少年舞蹈水平如何?作为门外汉不敢妄作评判,但这样的演出,一年比一年精彩、一年比一年好看,凭直觉就能感受到。原以为舞蹈这种高大上的艺术种类,应该是阳春白雪的作为,只能为家境状况优渥的、孩子有天赋的拥有。可在这边看到的舞校招生,门槛要求并不是那么太高,只要孩子喜欢,家庭条件允许的,都可以随意入门。

      入门真的没那么讲究?从舞者普遍的形体看,并没身高尺寸要求、也没有体态胖瘦标准严苛,完全打破了要有天份才可的界限。在舞台上表演,五官应该精致漂亮吧?我看也不完全那样。能不能出彩,靠的不单是那张脸面,更重要的是角色需要具备的能力,能不能从内至外迸发出来。我看表演者中高低胖瘦的都有,发挥好坏靠的是舞蹈技艺是否精湛、表演能否到位。谁具有超凡的感染力、谁就能征服观众。从获奖者的外形看,虽然身材条件一般,但获得奖项的不在少数。审美多元化的包容,让更多的喜欢者,获得了培养、打造、尽展才华的机会。喜欢舞蹈为的是什么?我家外孙女在舞校的一位闺蜜,家有依年龄排列的8朵金花,究竟是不是全都喜欢未知,但父母把她们全都送到了舞校,无差别接受从小到大的专业训练,光是花费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要论跳舞的投入产出,基本就是亏本的买卖,只因为孩子们真心喜欢,家长们就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有了这样的全民基础,舞蹈事业想要不振兴、不发达都难。

      可能是包容、开放的社会文化影响吧,这边的孩子具有的舞台自信,几乎就是与生俱来,动作的舒展、面部的松弛,与角色要求融为一体。以前我对这边的舞者有一种误读,觉得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超强、基本功却难如人意。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多,看到这些个舞者的技艺呈现,高难度动作说来就来,爆发力、柔韧性堪称一流,突出者数不胜数。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卡拉德拉演艺中心随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