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日更写作的倦怠期
从今年2月23日开始,我参加了简书的日更挑战,已经有157天,中间一天都没有中断。回头来看,157天啰啰嗦嗦写了27万多字,从数量上看不少,从质量上充其量算是一般般。近段时间日更让人兴趣索然,心里有些厌烦,日更写作似乎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虽然每天收益仍维持在20左右,这个周还前后抽中了2次1万加成的大奖,也无法激起我的热情。分析自己的状态和心理,写作似乎进入了倦怠期。
倦怠期是指人类由于气候、周边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时期所产生的对于生活、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方面的懒散、松懈、无力的一种状态。
日更写作为什么会进入倦怠期?一是难度不大,没有压力。因为每天要找话题去写,为完成任务,降低了写作的要求,导致写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每天写作成了例行公事,仅为完成写作任务,而没有自我加压,从而让人感受不到写作进步带来的成就感。
二是反馈价值不高,没有激励。参加简书日更希望通过公开写作获得即时反馈,从而获得激励或鞭策。而参加日更写作,时间日长,读者基本固定在一个范围内,习惯性互相阅读互相点赞,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反馈,达不到激励或改进写作的作用。
三是习惯形成后的懒散,没有激情。按习惯形成的一般规律,大概有3个周以后,就能养成一个习惯。日更久了,人进入一个自动状态,每天按固定话题,比如以史书上人物进行写作,养成固定模式后,很容易完成了文章,而让人没有新鲜刺激感,使人松懈和懒散。
进入倦怠期后,我们很容易放弃,譬如我最近多次怀疑日更的意义,感觉在简书上写作,除了养成了写作习惯,对提高写作水平效果并不明显,更别说获得收益(收益基本上能抵销每月会员费支出)。当然我仍不想放弃,仍想克服这种状态。那该如何克服倦怠期?针对现状梳理了三条建议:一是树立新目标,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转变。既然参加简书日更为了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应该细化写作目标,譬如文章标题、内容构思、细节描写等方面上进行细分,从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是寻找新内容,激发写作激情。日更要求每天写作,一旦输入不够就会导致写的东西缺乏新意,成了“炒剩饭” ,这就要求我们扩展视野,不自我设限,无论是工作上和生活中的感悟,还是阅读、看电视电影后的点滴想法,捕捉随时冒出来的新点子,通过新的东西激发热情。
三是多途径获得反馈。简书日更久了,圈子固化,为此除了多推销外,还可以请线下同事朋友点评,从而找出优缺点,通过反馈发扬优点,克服不足,通过提升自我获得成就感,从而有目标和意愿坚持写作。
当然,倦怠期有一定周期性,或许过了这个低谷期,我又会获得成长期,因此除了上述几点,且行且坚持或许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