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养育 | 其实,我们可以不发火——《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阅

2020-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苔居

2019年结束前的一天,《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完了,我将整本书提炼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是近来读得最快的一本。

控制电脑、手机,学习的时候根本不碰、远远地丢开,利用IPAD做笔记,阅读效率颇有提升。

01

这本书及其理论对我有帮助吗?

当然有。

说起来,道理都懂,名言也大多听说过——不经我的允许,没有任何人能够羞辱、激怒我,让我生气、着急。一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这是不受制于人和事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自由的必经之路。

但从听说到了解、到知道、再到做到,路很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那么容易。

认识理性情绪疗法和此类书籍源于小华。再之前,关注教育,知道作为父母需要控制好情绪,不带情绪的交流才会是有效交流。我和女儿的关系总体不错,基本无话不谈,但我发脾气的概率至少高过今天。

变化当然不是始于这本书,而是这一年半以来和小华的密切接触,她的言行就是最佳示范。

最开始,时常惊讶于她为什么是这样想?这种角度太出乎预料但又太好了,令人眼前一亮!她居然能够做到面对这样的事心平气和!听到那一类的话,她的态度竟然是那样的……

在思考为什么和何以如此的同时,我还能看到这种心态与处世方式至少是令她保持平和、理性、得体,甚至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重要因素。

另外,这样一种言行方式已然内化,成为她的行为模式,纯粹、宁静、自如、优雅由内而外地焕发出来。小华永远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受,令你不由自主就想亲近她,和她在一起是那么的自如和放松,不必担心被论断、批评,更无攻击,尽管这种自小形成的心态我也用了好长时间才真正克服。

这一切带给我的变化是平和了许多,即使面对最容易引发怒火的孩子那些反复发生的毛病,也更能自我提醒。当然,这和女儿同时摸索出一套交互方法,她也能及时控制和提醒有关。

我们母女的关系和交流越发进入正向循环,我们还是会发火,但冲突的频率和烈度大幅下降,更懂得相互提醒,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探讨那些并不那么容易改变、也肯定不会令人愉快的大小毛病,她的和我的。

于我,这种平和不再是自我压制的结果,而是以前可能激怒我的事情与说辞变得不容易影响我,一是更能看到根源,自原理上知晓此类言论多是投射;二是解释问题的角度积极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待莫须有一笑置之也就不再是压抑怒火的刻意为之——我的自我接纳在2019年真正开始了。

平静带来更多的理性,思考角度更广、视角更多元。在此基础上,某一些从前学到的知识、接受的训练终于开始发挥作用。

比如信息素养课告诉我看到新闻要尽可能回溯信息来源,要考查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与可靠性,要用逻辑与常识去推理、去辨识。这一年,基于情绪胡乱转发的东西少了。

这种平和也给女儿带来正向影响。

上半年,她多次怒气满面地告诉我,她自学校听到某些对我不友好的言论和暗讽。面对我笑着耸耸肩,她生气地吼道:“你为什么不生气,他那样讽刺你,我们都听出来了是讽刺你,***、***还帮你打抱不平,你为什么不生气?你居然还能笑,你怎么不生气!”下半年,特别接近年尾,女儿也能当笑话看,同类言语不再令她怒气冲冲。

02

一如前面所说,我和女儿之间并非完全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能够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高效解决。

今天早上就再起冲突,起因是女儿晨起洗漱时将手机带进洗手间——对女儿的那些毛病,相对大的事情,比如考砸了、被投诉、喜欢上了某位小男生、曾偷偷拿我的钱,我都能够保持平和,不责骂、不攻击,而是接纳情绪,平静下来再引导她思考和探讨。

容易触怒我的是那些时时违反、经常见到的小毛病,比如桌面乱七八糟,用过的杯子走哪儿丢哪儿,牛奶喝一半剩下的放到坏等等琐碎事务,手机的管理也是矛盾焦点之一。

我生气了,骂了她,她赌气冲出门,时间来得及也拒绝吃早餐,跨出门那一刹那回过头冷冷地瞥了我一眼。

女儿走后,我冷静下来,提醒自己:“记住,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为模式,而感受源于我对事情的解释方式,也就是看法。”我尝试用新学的法子自我对话:

一定要说“总是”吗?

过程中有我没有攻击?

她说她没有看手机,只是习惯性拿在手上,可不可以相信她?

相信她会变成放纵吗?

还是说我可以好好地和她聊一聊?

或者我们可以在午餐的时候讨论一下,听听她的想法,看她是否觉得是问题,愿不愿意改进?

手机的管理的确比其他方面的自控更困难一些,但这也不是说绝对没办法,同时,改进过程中的反复犯错是可以预见的,我能否做到避免冲突,冷静后探讨而不是发火?

即使我认为她“应该”怎样,但我可以授受她会犯错,她不完美吗?

……

03

中午跨进家门的女儿是平静的,但她更想和我探讨刚看到的物理测验分数。93(总分120),比上次月考的六十多有进步,但仍然没有达到目标,她有些沮丧。

问她是否愿意做原因分析,女儿一边思考一边说:“我承认,我对老师有看法,特别前一阵,也对他要求的背他给的单子情绪上有抵触。”

“没有背吗?”

“也不是,背了,但没有记得很牢,有没掌握的。但我还认为不应该这样学,应该是做实验。我们这学期只做了一次物理实验,而且那次也没有弄懂,不止我,我问了好几个关系比较好、成绩都不错的同学,没有一个弄懂了。老师就要求我们背他给的单子,要求我们自己去推理,但原理都没有真实体验、没弄懂,这种推理大多数同学都推不出来,包括我,就变成硬背,的确也有情绪上的问题。”

“如果去除情绪,会不会容易些?”

“应该是的吧,我也知道这样不好,情绪带来的后果还是需要我自己承担,比如这次没有达到目标,但遇到问题的当时的确有点不太能够控制。”

“是的,情绪只会加重困难程度,因为会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但不是说只能压制情绪,长期压制并不好。我的建议是,情绪来了,接受TA,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舒缓,但不要忘记提醒自己不能陷进去,要冷静下来回到事情本身,以目标为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会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加重我们自己的困扰,你说呢?”

女儿点点头,我继续说:“回到这件事本身,你有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现在就只有加紧背,下周考试了,这个周末拿多点时间背,但如果能再做一次实验就好了。”

“实验的话,可不可以自己买器材做?”

“我想过,但又想到如果很贵呢?而且只为一次考试买器材划得来不?可能用完这次、考完试就再也用不上了,光学学完了,下学期不学了。”

“想到问题就一个个列出来,和画思维导图一样,再一个个去解决就是了。从知识本身来说,不会有划不来的说法,学到了知识就是收获。再说,如果我们转换观念,是为了学知识而不是为了考试学习,你怎么能肯定以后用不上呢?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涉及光学,为了了解这些也可以反复实验,对不对?贵不贵就更容易解决,一查就能知道。”

“那万一很贵呢?”

“查了再说,没查就在万一,那是自己吓自己,灾难性思维模式,对问题的解决没好处。查了要真的贵,再来说如何解决贵的问题。”

女儿打开手机上淘宝,中学物理光学实验器材88块一套,立马下单,周末就能用上。

解决实验器材问题,我继续说:“其实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保证人生旅途遇到的老师都是我们喜欢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你读高中、读大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肯定还会遇到不太能够接受的老师。学习最终得靠自己,但可以寻找援手。想想我们周围的朋友,有没有物理比较厉害、可以求援的?”

寻找助力也是一种学习,而且很重要。

04

接下来,我把话题转到早上的冲突,我说:“妈妈相信你今天早上没玩。但即使是基于习惯,可不可以说被手机绑架了?”

女儿的脸沉了下来,划着碗里的饭,有点不耐烦地说:“我带手机和不带手机用的时间差不多。”

“是吗?是感觉上差不多还是实际测过?划上手机,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而且没感觉。”

“我测过!”

“是吗?是测过一次两次还是一段时间的数据测试和对比?从实验角度讲,一次测试的数据是缺乏有效性的,真要测试,就需要设定一个时间段来做实验。”

女儿没再说话,我也没再追问。

晚上,做完作业写2019年度总结的时候,她突然转过身同我说:“妈,我知道有办法控制手机。有些软件可以帮助实现目标,我知道好几个,有的是一拿起手机就会叫、会提醒;还有是种树一样,不动手机树就长,一拿起手机树就缩小、枯萎。”

这是常态游戏的反向规则,常规游戏是参与加分,这是把不参与作为参与条件。关键在于,她能够主动想到利用工具帮助提升自控力,这本身就是自控。

尽管我和女儿都还没能做到即时自我提醒不发脾气,但能够利用环境避开冲突,冷静下来直接面对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探讨,这就是理性情绪疗法,是践行所学。

回过头来说这本书,这次学习对于我,是将过去一年多以来零散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一次系统化梳理,包括理论和技巧,再结合其他相关著作,一个新的学习和实践之旅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拉开帷幕。

2019年12月30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