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读书想法

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47人  无所用其心

昨天写到了《教师的惩戒权》,有些为教师叫苦的意思。办公室一位老师看到后说,她认为国家制定相关规范正是为了保护教师,使大家明确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我立即承认这是积极的理解方法,具备这种思维方式正表现出一个成熟教师的专业性。这番交流同时又让我想到一个很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即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何在。

为什么要限定小学教师而不是较为广泛的教师呢?那是因为除小学教师外的其他教师,人们不太敢怀疑其专业性。比如大学或者中学教师,比如专业课教师或者特教教师,如果你怀疑其专业性,至少你得举例说明别的人比较容易替代他;可惜当你试图举例时,立即会发现这种替代恰恰是不容易的。所以你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具有专业性。

很容易注意到,我这里把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了“专业性”的基本判断标准。这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很容易理解。

我们承认律师和医生的专业性,因为他要经过最少四年到七年以上专业学习并经过严格资格考试,而这不是随便谁可以轻易通过的。我们不承认吃饭和走路具有专业性,是因为人人都会吃饭和走路,这种事并非不可替代。可是同样的,我们又承认美食家和竞走运动员的确是专业性的,因为那种要求的高度,绝非随便哪个会吃饭的人会走路的人可以达到的。实际上,当我们说某种职业具有专业性时,其判断标准通常有两个:其一,入职有相当的门槛,比如较长期限的职业学习或者通过有一定难度的从业资格考试;其二,其职业活动的顺利完成有赖于从业者具备特定的能力并达到一定程度。其中前一个标准是形式标准,后一个标准是实质标准。

只有后一个标准,才保证了该特定职业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我虽然没有满足形式标准,可是我实际具备相关能力,所以我还是可以和你这个从业人员谈谈的,我还是可以对你的职业行为评头品足的。这反应是很自然的。当这里的“我”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普通大众,就意味着这个职业缺乏前述的“不可替代性”。作为特定社会分工的“职业”,它仍然能得到基于社会必要性的职业尊重;但由于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就不能得到基于“专业性”的职业尊重。对保洁职业的尊重和对医生职业的尊重是有区别的,原因正在这里。

目前,社会民众对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有怀疑的。而我们针对这种怀疑的辩驳一直不太有力量,不太有效果。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上述问题,以至用到的理由不好,没有针对怀疑的核心。我们对怀疑者说,小学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培训通过国家认可的,所以具有专业性——这只是形式标准,不足以服人。低保户也是经过较长时段考察经过国家严格程序认证的,他有专业性吗?我们又对怀疑者说,小学教师工作很重要不可或缺——这只是说到了这个职业作为特定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或者说到了其基础性,不足以证明它的专业性。保洁工作难道不也是这样不可或缺的吗?

以小学教师职业而言,很明显,它满足前一个形式标准,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取得和确认的条件和具体办法,其中包括小学教师资格。很多人有从事这一职业的愿望,或者有从事这一职业的能力,可是没有通过这一套严格的程序,对不起,还是不能真正从事这个职业。关于这个形式标准大家其实并没有太大分歧,分歧主要在第二个标准即实质标准上。很明显,小学教授的基本知识内容是一般人都了解掌握的,汉字和作文谁不会?天天买菜,算个账加减乘除谁不会?既然这些知识大家都会,凭什么你在我面前就要求获得“专业性”名下的待遇和尊重?难道就凭那一纸教师资格证?

还真不是。我以为,小学教师职业的确具有专业性,但其专业性基础并非一般所认为的那样——即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作为以基础知识教学为基本指向的小学教师职业,其专业性体现在如下几点上。

其一,具备利用恰当方式和手段,合理呈现知识,使相关知识顺利有效地被学生认识接受的能力。专业性的核心不在知识本身,不在自己掌握知识上,而在于合理把握知识的呈现过程上,而在于有效促成学生和知识的结合上。为了保证该点专业性,小学教师要有几方面知识和能力: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对知识体系内在结构的准确分析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了解和运用。这一点保证了学生知识学习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

其二,具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求知的能力。这一点有助于保障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具备以上两点,就是一个合格小学教师,就是一个好的教学任务执行者,能够出色完成自己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了。可是如果从主动性角度出发,要求教师主动规划教育教学任务、为学生人生奠基,教师就还得具备如下能力。

其三,具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特点,确定恰当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开发相应课程的能力。这一点,要求教师具备比较广博的综合性社会认识,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各领域的涉及,包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和预测;具备系统规划和建构能力;掌握个体发展的诊断和干预技术并合理运用。

第三点的要求无疑比较高,并不能要求每个小学教师都完全达到;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的,肯定是教师群体里的佼佼者。但这一点也并非高不可攀,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讲,所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主体性的教师,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第三点所述的能力。在具体的一节课中,我们往往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各自不同的处理,这是常见的;这正是教师对文本的再发掘和再加工,也是教师具有主动开发课程的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有人也许注意到在上述三个条目里,我并没有列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能力,也即一般所谓德育相关能力或者“爱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德育和爱应该是弥散性的,表现在每个角落,表现在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而不必刻意提出——当然,专门的德育课另当别论,那更接近知识课而不是思想课。德育的效果一直不彰,基本原因是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远远抵不过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也可以先不必把德育和“爱学生”列入其中,正如我们不要求医生一定要爱病人一样——医生认真治病本身就体现了医生的医德和爱,教师认真教学本身就体现了教师的德育和爱。

同样的,有人也许注意到上列条目针对的是知识,那么对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和审美性课程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两点认识:第一,目前学校教育最基础的内容仍是知识教学,这也是应当的。体音美等技能教学和审美教学和知识教学确实是有不同之处的,有必要分开研究讨论。无论如何,这两部分对于人生来说,都有其重要性,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满的。第二,两者的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和要求能够相通,把上述条目中“知识”一词换成“技能”,也能成立。

没有一个人对大夫指手画脚,指导他怎样开刀的。可是对小学教师的工作指手画脚的可真不少。现在,请对照以上三条,不知道还会有人来挑战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说自己可以替代这一个或者那一个老师的吗?

也许还会有。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如果不是说话的人太狂妄自大,那只能是涉及到的那个教师还没有达到这种专业性标准吧。

附:写着写着就跑远了。我本来要说的只是这一点,即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须在一个专业性的环境里;在那里,他不必做很多杂事,而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专业性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表现在你做什么上,而是表现在你不做什么上。小学教师的专业性不彰,也许就是因为大家对他要求太多,叫他做这做那,以至成了杂务人员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