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故事专题推首备选故事

消息慢,只来得及通知一个人

2017-08-15  本文已影响730人  素馅丸子
简书平台原创首发

文|素馅丸子

永远不会再重来 ,有一个男孩,在地震来临时,大声呼喊我的名字。

九寨沟地震的那天夜里,我正躺在床上听刘若英的《后来》,突然收到闺蜜任佳的微信。

“地震了,快跑!”

我们两几乎每隔几天就要互通有无,我现在人在河北,离九寨沟八百里远,她不可能不知道。

看来又是群发了。

刚想回一句“这条信息,你应该9年前发给我”,来打趣她。

思绪却猛地被拖拽到了从前。

那一年我还没有手机。

那一年消息很慢,只来得及通知一个人。

01

这一天,小满,汶川地震后的第十天。

虽然还没入夏,热情的太阳已经在拼命释放能量,以期赶走蒙在人们心上的阴霾。

全校师生满满当当地整齐排列在操场上,像极了案板上出锅不久,还在冒着热气的包子,周身沁着水珠。

主席台正中,一条长长的横幅在热风中悬挂着、挣扎着,红底白字写着:“为汶川灾区捐款动员大会”。

正下方,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学生正在慷慨激昂道:“天使哭了,恶魔笑了”,声音里略带苦腔,猜不出是为渲染气氛还是真的感动。

这个扎着辫子演讲的女孩就是我,我叫林姝,学习好,思想端正。5.12汶川地震那年正好16岁,高一。

02

“江南,别摇桌子了好不好?”

“林姝,这次真不是我摇的。”

“你还狡辩。”

“好像是地震了,快跑啊!”

他叫江南,我的同桌,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晚上去网吧打游戏,白天趴在桌子上睡觉,中途“梦游”时不忘欺负我一下,但成绩很好。

有些人就是这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摘到你需要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果子。

我讨厌他,却也羡慕他。

地震的那一刻,陪在我身边的人是他。

03

灾难总是爆发于一瞬,但厄运常常会持续很久。

虽然是临省,但所幸我们的城市,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只是恐惧已经从每个人的心底升腾起来。

果然,霉运又一次降临了。

半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依稀听到有人在远方呼喊我的名字,一声比一声急促,越来越近。

“林姝,又要地震了,快跑!”

完全听清楚这句呼喊的时候,我顿时浑身一个激灵,耳边已嘈嘈杂杂全是响动。

看来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余震的消息,却才只有一个人通知了我。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准备在网吧通宵的江南,是一看到网上余震的预报,便脚底抹了油般来学校找我。

04

匆忙摇醒还在沉睡的室友,我们便一路趔趄的自顾自往出跑去。

刚跑出女生宿舍大门,我便撞进了迎上来的他的怀里。

虽然汗涔涔的,也不软和,但却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

在危难中被惦记,还是最重要的一个,原来是这种体验。

“你没事吧,咱们快到操场上去吧!”

还没回过神来,便在他这突然想起的声音里,慢几拍的喊了一句。

“你要死啊,吓我一跳。”

夜很黑,月色昏暗,楼门口的灯光也影影绰绰,可我却分明在他亮闪闪的眼睛里,看见了脸色通红的自己。

05

气喘吁吁地跑到操场时,那里已经黑压压一片全是人。

但全然没有秩序感,或三五个一团,或七八个一伙,四顾茫然的我们突然很想找到我们那一群。

转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班这些可爱的人正在围着圈打扑克,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腿脚还都被裹在同一个被子下。

夏天的夜竟然也是凉的。

危险临近时,只要不是最后关头,微笑仍是这么灿烂。

后来,我加入了正在热闹人群里,而他坐在我身后,像个安静的小媳妇。

天色破晓时,余震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他去临时加点的小卖部买了一大袋糖,分散给大家,像是一种庆祝,又像是一种仪式。

06

在校园里幽困了两天之后,终于等到了恢复上课的通知。

我们仍是同桌,却似乎再也没有挨得那么近,像地震的那个夜晚一般。

人们总是在为庆幸灾难中的无损而庆幸,但又怎么可能毫发无损。

我们失去的除了回忆里的或美好、或痛苦的画面,还有直面心中渴望的勇气。

也许是教训还不够惨烈,也许人生来健忘。

转眼了到高二,分科了,也分班了。日子一天天平淡下去,学习氛围却又一天天紧张起来。

教学楼外榕树下那些乒乓球案子迎来了新的守护;放在课桌里的黑白棋子匿了踪迹;操场上的很多活动也渐渐避让着我们。

07

我拥有生平第一部手机时已经在高考之后,在仅有的回校取毕业证和毕业照的日子,我小心翼翼地存了班里很多人的电话号码。

这其中也有他,要的方式也和其他人无异:走近,掏出手机,报号码,储存,告别,转身离去。

整个动作熟练到一气呵成。

我们总是错误的以为,在同学录里藏满心事,下一次见面就可以勇敢的吐露心扉。

却不曾意识到,告别的纪念册只能预示着我们终将散落天涯。

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联系,是我那条貌似群发的短信。

“毕业了,大家,祝好!”

“谢谢,你也是。”

08

大学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每一天我们都在马不停蹄的奔向各处,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随之而来的,手机里的号码越来越多,联系的却很少。

不知什么时候,QQ垄断了一半的社交,我们开始和很多人互诉衷肠,假意或者真心。

其中也不乏陌生人,还有曾经散落四方的同学,但却没有他。

空间是我们窥探彼此生活的唯一方式。

他恋爱了。

我也恋爱了。

我分手了。

他也分手了。

我们终于又一次毕业了!

09

工作了,QQ也开始不怎么玩了,它被更加高效便捷的微信抢了舞台。

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加友热潮,这一次只需要搜索手机联系人,添加,验证。

很快,我的微信里便挤满了各种头像,比起QQ中那几个经常重复的人头丰富多了,他就混迹在那一排排图片里。

刷朋友圈的时候,还是能看到他的消息,却已无关痛痒。

7年了,曾经的细胞早已被替换的一干二净,只偶尔的会因着某件大事,在一波又一波的信息轰炸里,从心底氤氲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

远方的消息在各种手机应用里总是传的很快,但知道自己过的好赖的人越来越少。

朋友圈是会骗人的。

10

他出现了,告白的方式很特别。

泛黄的信纸上热烈地流淌着很多心事,那一串串工整而大气的字里写满渴望。

他说,我一定会去找你的,虽然我们隔着一千多公里。

他说,我肯定会去找你的,不管见面时你会不会搭理我。

他说,我已经请好了半个月的假,明天就能出现在你的城市。

我抵挡不了这样的来势汹汹,也不忍辜负一个如此古老而有趣的灵魂。

我去机场接了他,看到他走出出站口的那一刻,我目光炯炯,一如当初地震那个夜晚你看着我的样子。

对,是另外一个他。

但又有什么关系?爱情才不分先来后到,能不能在一起靠的是缘分和勇气。

11

他叫叶辉,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字典里都是温情和奋进。

和他婚后的日子虽然仍和恋爱时一样聚少离多,但我不用再守着手机苦苦等待。

每一次在我想他的时候,他总是先一步联系我。

或电话、或视频,日复一日,从不缺席。

后来,再也没有一个男孩,在地震来临时,大声呼喊我的名字。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男人,会在每一个日子里柔声向我倾诉。

那一年消息很慢,只来得及通知一个人。

这一年消息很勤,生命里装的都是你。

晚点遇上了你,余生只有你。

愿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别一不小心,就让我们白了头。

后记:写了很多别人的故事,今天也来写写自己。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如果你的故事想讲给我听,请你关注我。

附本篇文章构思脑图:

欢迎大家来交流写作技巧

阅读更多故事:

真实故事01|毕业后,我做了六年全职太太

真实故事02|致前上司:你在哪里,江湖便在那里

真实故事03|研究生的她花了6年时间来爱初中毕业的他

真实故事04|奶奶家隔壁曾住着一个做棺材的爷爷

真实故事05|9年前,我在母亲以死相逼下选了理科

真实故事06|被校方劝退的95后问题少女王天宇

真实故事07|我的公公是马夫

[把真实生活讲成故事:简书真实故事征集计划第一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