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有高标准,不降低自我要求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a

标准,这个词,请大家跟我一起认真理解一下。

聚会的时候,团建的时候,出去玩的时候,你都有过让别人帮你拍过照片吧 。回想一下,同样是 拍张照片这个简单的动作:

有的人毫无标准,拿着手机往面前一站,人框进去算完,咔哧一下, 拍完了。

有的人会说「你们挨近一点」「往后靠一点」「下巴低一点」「光线不好,咋们都往前来一点」.... 然后认真找角度,多排几张。

这是举了个小例子,如果你有心观察,生活中无数小事,都可以观察一个人是不是处处高标准高要求 。

有些人会不屑,这个重要么?

撒切尔夫人说过 :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 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 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最初,大家起点都差不多。但——

有的人习惯性高标准,

有的人习惯性低标准,

久而久之,大家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小时候爸妈说这个人比较犟,因为我玩啥我都想 更牛一点。比如,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抓鱼,别人的鱼网比我做得好,我就不服气,回家后一定修得更好。大家都玩弹弓,我一定去果园,翻遍几十棵树,找最正的树叉做弹弓架 。

性格就是这么形成的 ,不管做啥,都是高标准要求自己。

有次参加企业讲课培训,有一次下面坐着快100个人,有人问了这么个问题:如果整个市场上就你们100个人都从事一项工作,你们觉得哪 10个人会胜出?

如果你看看前后左右的人,你心里想 「我一定比你们更强」 ,大概率你就会胜出。

咱们都上过学,一个道理。其实从幼儿园一年级开始,大家都差距很小很小,但到了高中大家差距越来越大 。

难道年级排名 前10的都比大家聪明10倍么?

不是:

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你上学的时候一定知道,总有那么几个同学,明明考的很不错,都进班里前10名了,他还是很难过,因为 他们要求自己进前3名。

而总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卧槽,进前30了,哈哈请你吃鸡柳」「✌️,这次咱们不是倒数前10了」「666,老子及格了!」

当然, 成绩不代表一切。

我只是说,不同的人 对自己的要求太不同了。

职场中,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

他们喜欢说:

差不多差不多...

哎呀,可以了...

就这样就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