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自控力——麦格尼格尔 读书笔记Day4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恩尼斯

04 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了解我们是怎样选择放弃自控的,选择放纵的,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不偏离正轨。


从圣人到罪人

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因此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这就是“道德许可”,它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例如:和那些记不得曾做过善事的人比起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只要我们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如:你将处理完工作当成好,拖延不工作当成不好,那么很有可能,你上午积极工作了,下午就懒散了)。这不是血糖含量低或者意志力缺乏造成的,而是将纵容自己当作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如果想到某些事情时,我们没有感到恶心、强烈的负罪感、巨大的焦虑,那它就不是错误的。如偏离目标的小错误,偶尔吃一些甜食等,你要认识到它不是错的,只是你需要避开的,同样,拒绝甜食也不需要沾沾自喜,它是你减肥道路上的你必备的。

道德判断不是最有用的,反而他常常让你坚持不下来。如你告诉你自己锻炼、存钱、戒烟是正确的事,你很可能自我怀疑,为什么别人觉得正确的事我就要去做呢?我天生意志力不好、我成为不了具备这些美德的人,从而放弃坚持。最能带给我们动力的事是获得我们想要的,避开我们不想要的。如你减肥是因为你想瘦、想变得好看,将变瘦当成一项目标。

当我们从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对的意志力的挑战时,我们就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容易被“道德许可”诱惑偏离轨道,看不到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实验:观察自己意志力挑战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你是怎么解释的

1.当你意志力挑战成功的时候,你会不会告诉你自己你已经很 好 了?当你屈服于拖延症或者某种诱惑时,你会不会告诉你自己太 坏 了?

2.你会不会以自己的善行为借口,允许自己去做些坏事?这是无害的奖励?还是阻碍了你实现更长远的意志力目标?


关于进步的问题

即使你没有把意志力挑战当作道德判断,你也可能陷入“道德许可”,因为我们擅长于将“进步”道德化!进步总是好的、令人高兴的。心理学家表明,我们总把进步当作放松的借口。成功的自控会不经意间让你感到暂时满足,让你选择冲动,从而偏离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前进一小步可能使你后退两大步。关注进步带给我们的感受会使我们不能坚持目标,而是听从自己的感觉。要使进步激励人或者提高未来的自控力,前提是你盯紧自己的目标、关注自己的行动是否偏离目标。即我们要变“我做到了,我可以做点其他的事了”成为“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盯紧目标。

那么如何关注自己的承诺,而不是关注单纯的进步?

实验:面对“道德许可”时,回忆之前自己为什么能拒绝诱惑,从而获得“道德许可”——有助于抵制诱惑。


今天犯错、明天补救

道德许可 不仅仅是让我们觉得过去的善行让我们现在可以犯错,也会因为未来我们可能的善行来让自己 放纵。

大脑会对能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了的目标。我们相信自己未来会成功实现目标,所以今天我可以放纵一下自己。寄希望于未来,所以我们会推迟去实现目标的行动(如:我下次选择健康事物,我下周学习啥啥知识……)

实验:面对意志力挑战时,留一下自己是不是“未来好好表现”的承诺,然后放纵了自己。并关注未来的自己是否实现了承诺?

心理学家证明,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明天会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如,我们购买运动器材时,总是畅想自己会利用它,然后兴致冲冲地买回来,忽略了自己当前的运动频率有多高)。如果我们现在表现糟糕,却用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来掩饰它,那么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设定这个目标。不要有“明天会有改变”的依赖心理。

实验:改变“明天会有改变”的依赖心理:面对意志力挑战时,假设自己永远处于现在这个状态,而不是明天会改变。如我要减肥,但是我现在想吃零食,不要告诉自己:我今天吃、明天就不吃了;而是问自己:我每天吃这个,我能接受继续肥胖的自己吗?或者我在拖延工作,不要问自己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是问自己:我今天不做、明天不做、每天都不做,这个后果,我能够接受吗?


当罪恶看起来像美德

只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使你觉得品德高尚的东西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应。如减肥时,汉堡和沙拉一起上来,因为沙拉的光环你会觉得吃汉堡没关系。如理财时,因为“买一送一”,而忘记了原本节约的目标。

当“光环效应”影响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需要找到最具体的测量标准(比如卡路里、花费、消耗或浪费的时间),以此判断这个选择是否和你的目标相符。


环保的危害

人们将更关注环保当成自己已实现的善行。小的“绿色”行为会降低消费者和商家的罪恶感,允许他们做出伤害性更大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阿里植树活动的另一方面是刺激消费、淘宝公益的刺激消费的作用)

写在本章最后:我们要相信自己是想成为做正确事情的人。我们之所以会“道德许可”,奖励自我,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是想做坏事。由此,我们每次自控都是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嘉奖。所以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不是那个冲动、懒散、易受诱惑的人,而是一个真正想变好的人。那个认真生活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