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之二
原创
二 杀身成仁
赵括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赵国的决策失误,处处被动;赵国的外交失败,孤立无援;赵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对手是天下的战神,独一无二的白起。而赵括在粮草告罄,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胜算。
赵军冲出高深的壁垒,离开坚固的石长城向秦军主动发起进攻,绝对不是赵括的一时兴起或狂妄自大,而是他不得不这样做。赵孝成王让他代替廉颇的原因就是让他主动进攻,与其在长平耗死,不如奋力一搏,赵孝成王一直觉得赵军有和秦军一战的机会,大不了两败俱伤。赵括只能依令而行,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也是赵国唯一的选择。
但白起就是老辣,他并没有与赵军正面硬刚,而是避其锋芒,自行溃退,用骑兵快速迂回包抄,断了赵军的后路,又用另一支骑兵穿插在赵军前后军之间,结结实实的把赵军分割包围起来。
赵括的进攻又变成了防守,而且是被动的防守,没有坚固的壁垒,粮道也被断,军队无法集中指挥,赵括纵有一身进攻的兵法韬略也无从施展。
赵孝成王和赵括欲举全军之力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意图被白起瞬间击得粉碎,赵括和赵军瞬间陷入了最大的困境。但赵括还是冷静地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就地构筑工事,固守待援,同时安抚士卒,稳定人心,布置做好迎接秦军冲击的准备。
但白起更老辣,他选择围而不打,只派小股部队日夜袭扰,让你不得安宁,成惊弓之鸟。他在坐等赵军疲惫不堪,意志尽丧时再发起攻击,以最小的代价全歼赵军。
赵括没有等来救援的军队,没有等来救命的粮草,秦昭襄王已亲临河内郡,动员和组织起又一支军队,完全堵死了长平赵军的生路。
白起惊奇地发现,断粮的日子一天天延长,但饥饿的赵军并没有内乱,没有成建制的投降,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知道包围圈中,依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赵括没有及早突围,是因为此时赵军完全处于劣势,被动突围肯定会伤亡惨重。这是赵国的主力,也是赵国的希望,他不能轻易让这支军队遭受灭顶之灾。他在盼望援军,只要援军到达,里应外合,就能突出重围,甚者反败为胜。所以,为了保存实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但绝望的时刻还是到来了,断粮46天后,赵括知道救援无望,而赵军都已成饿殍,只有搏命一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赵括集中了赵军的精锐,从四个方向向秦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但弩矢如雨、壁高垒固,在一次接一次的冲锋中,无数赵军倒下,但后面的人又毫无畏惧的冲了上来。秦军没有料到赵军的战斗力依然如此强大,有点猝不及防,一道道防线在赵军强劲的冲击下被突破,但白起又迅速布置起一道道防线……。
阵地上堆满了秦军和赵军的尸体,这是战国史上最惨烈的战斗,是战国中两支战斗力最强的铁血劲旅的生死较量。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发出了惊天的怒吼。
但秦军渐渐回过神来,壁垒之利和人数上的优势让他们重新占得上风。他们一步步夺回丢失的壁垒,双方陷入混战,矢雨戈影中,赵军的几支精锐敢死队几乎伤亡殆尽,秦军也死伤惨重。
赵括知道,今天必是他杀身成仁的日子,作为主帅,他应该承担起责任,几十万人的生命系于他一身,只有有一线生机,他就责无旁贷。他决定身先士卒,带头冲锋。
主帅舍生忘死的决心和身先士卒的勇气,将这支已成饿殍,士气低落的军队重新唤醒,他们以更大的声音和气势,惊涛骇浪般地扑向秦军阵地,双方继续新一轮的惨烈搏杀。
白起终于看见了赵括,那个略显稚嫩却英勇无畏的男人,黑暗中他狼眼般的绿光闪了一下,无数支强弩对准了赵括……。赵括终于倒下,他不知道,自己如此悲壮的结局在历史上留下的是荣光还是耻辱,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吗?
赵括死后 ,赵军群龙无首,精神溃散,全部投降,被白起设计杀死坑埋。赵国和赵括,都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赵括已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在他的激励和鼓舞下,断粮多日的赵军给深关固垒后以逸待劳的秦军以致命的打击。白起被深深地震撼了,所以他不顾一切要将赵军的降卒屠灭。在《史记.白起传》中他答秦王——“今秦虽破长平,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可见赵括指挥的长平突围,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给秦军以重创,秦军的伤亡也应在二十万以上。这是秦军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伤亡,也就是说,饱食健壮、以逸待劳、有坚固壁垒的秦军在被困多日、已成饿殍的赵军面前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赵括的领袖作用、号召力和进攻的谋略,可见一斑。
但后来赵军的全军覆没,秦军因惨胜而隐晦不言,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中只留下寥寥数语,一切,被深深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虽然赵括的奇谋韬略、英勇无畏被埋在了长平累累的白骨下,但在他的身后,无尽的非议和讥讽还是滚滚而来。在不问前因后果、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潮流中,他成了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华而不实、祸国殃民的形象,“纸上谈兵”的广为流传给他永远打上了耻辱的烙印。
这是不公平的,当我们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还原那个果敢睿智、英勇无畏、有号召力,有担当的真实的赵括,他的另一个高大的形象会赫然挺立在天地间,岁月已逾千年,我们不能再重新书写历史,只能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