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之家工具癖

学点紫砂|制壶工艺及工具

2017-06-17  本文已影响58人  善木
石瓢

学过泥板做壶,

也去丁蜀镇待过几日。

宜兴紫砂,成壶工序很多,

工具也种类繁多。

开一篇工具专题,陆续填补,把我自己学习的过程和内容,与喜欢紫砂的人分享。

紫砂的包饰

紫砂壶的包饰,是在成品紫砂壶外周,用金属片或其它材质包裹,或在包片上刻铭。包锡壶是在清嘉道年间出现,待紫砂壶烧成后将壶身包锡或镶玉或经文人刻画。在紫砂坯胎外镶包金属锡,包锡在清光绪年后逐渐弃用。

紫砂壶的粉彩饰

紫砂壶的粉彩装饰,也称软彩,由五彩发展而来,以雍正时期制作最精,是在胎器上以玻璃白粉打底彩料晕染作画,再经炉火烘烤而成。

紫砂制壶工具

紫砂壶成型工具如何分类?

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完善的,

有常用和专用之分,

常用的是任何坯形都必须使用的,

专用的是用于特定器形,

由手艺人自制,

壶的成形,

要依靠这些与众不同的成型工具,

才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

工具除实用外,

造型本身名堂经极大,

徐汉棠的工具,

外人是可观赏而不可触碰的,

工具有门派,分顾派和徐派等。

工作台

泥登,就是制坯的工作台。

要求平整,光滑,

银杏和红木等大树的剖面。

捖石

捖石,分捖盖石和捖底石。

旧时是多用紫砂泥烧成,

现代也用陶片,牛角,竹木磨制,

用于规整壶坯底和壶盖内项弧面,

使其光洁圆润的工具。

捖可以理解为刮摩的意思,

大小需要按壶型专制。

底矩

底矩,俗称矩底,垫底。

是垫在矩车的站人下面,

用以划泥片的工具。

竹制,中间要开一个圆眼。

水笔帚

水笔帚,布扎成,用于带水。

坯体太干时,可沾水用在坯体上,

现在已被喷水壶代替。

勒子

勒子,用于勒光壶坏。

壶的口、颈、底、足等与壶身筒交接处都需要,

常见的有颈勒子和脚勒子,

多以牛角,竹子,金属等材料,

按照需要的角度和弧度磨制而成。

篦子

篦子,规范壶身的系列工具。

利用竹子的圆弧,用刀具等精加工,

制成符合壶身外轮的弧度。

一个壶需要几块不同线形的篦子,

是圆器的主要整形工具。

木槌

木槌,敲底章用的。

木制,大小轻重根据印章而定,

刚从窑里烧出来的壶,

有时口盖是粘在壶身上的,

可用木槌轻轻敲击盖边沿开启。

学点紫砂|制壶工艺及工具

独个,也称独果,修整圆眼。

圆嘴及壶上各种小圆孔都可使用,

两头尖(或一边粗一边细),

一般采用竹制的,耐磨且制作方便。

挖嘴刀

挖嘴刀,开挖壶嘴的工具。

2毫米的粗钢丝烧红打扁后加柄,

有大也有小,有一定的弯度,

尖头,两面有锋口,

根据壶的不同品种选用不同形状。

木鸡子

木鸡子,也叫木鸡蛋,

规整壶口、壶盖等圆形的校正工具,

有的壶,以前是借助鸡蛋整壶口,

后改为木制,故称木鸡子。

明针

明针,牛角片制成,刨光用。

从上到下逐渐刮板刮薄,

用于坯表精加工的工具,

种类繁多,宽窄不一,

一般分为平头和三角两种,

平头明针用于身筒的刨光,

三角明针用于修饰壶流壶把,

使用时都是浸在清水里,

不用时捞起揩干。

尖刀

尖刀,中间厚两边薄,尖头圆底。

按功能分有琢嘴,挖嘴,通嘴,贴竹叶推松等,按材质分铁,铜,竹等。湿坯时用竹刀,稍干后用金属刀。

鳑鲏刀

鳑鲏刀,制壶中最常用工具,

刀柄与刀身的比例大约是6:1,

质地不锈钢为最佳,

用于切削泥片,泥块,泥条。

转轮

木转盘 ,也称转轮。

是制作生坯的底座,可以转动,

圆心到圆周厚薄均匀,

既能顺畅旋转又不晃动,

分大中小三种,

用来拍身筒、接泥片和作壶盖等,

现在都以金属轱辘替代传统木转盘。

拍子

拍子 ,主要用于打身筒、拍泥片。

有大小不一的多种型号,

大拍子线条要两边对称,

拍面要平整,转角处要稍做的薄些。

拍子用过后要放在干燥处,

不宜放在水里,但要防止拍子开裂。

木搭子

木搭子, 古时称木椎。

成型中的主要工具,

用于打泥条、泥片,

或者捶壶嘴、扳泥片,

长度不宜短于18公分,

搭要做得四边略低,

搭身的转角处一定要有圆角。

推墙刮底

推墙刮底,从大彬时代延续至今。

刮底,刮掉壶底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不平整;有些是为了装饰,或刮掉内壶壁上不均匀的收缩纹(推墙),但往往不能刮的很干净,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则用力过度会将身筒顶出变形。所以刮底推墙达到效果就停止。某些壶型或者为了保留手工痕迹保留接缝脂泥和接口泥条而故意不推墙不刮地。当然,模具壶加泥条抹脂泥来高仿手工壶的也有,虽然泥门仿不出来,但也几乎乱真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