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八十七神仙卷》有感

2020-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luckfang

春节前,国画老师布置了寒假作业,临摹八十七神仙图,看着那复杂的线条,我心里嘀咕“我是完不成的,顶多画个片段。”

临摹经历

春节来临,老家热闹,一直也没画,直到回到杭州,开始提笔画上几笔。

《八十七神仙卷》由来

《八十七神仙卷》相传为唐代画家吴道子,号称画圣所作一幅绢本白描长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1937年5月,在徐悲鸿应邀到香港举办画展期间,在德国籍马丁夫人家中买下一幅画作,画作之上没有落款,徐悲鸿并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盖上“悲鸿生命”印鉴。
1942年5月,为了给抗日将士和烈士家属筹集资金,徐悲鸿来到昆明,在武成路举办劳军画展。5月10日,日军发动空袭,徐悲鸿与大家一起跑进了防空洞。等空袭警报解除,当他再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门和箱子都被撬开,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不翼而飞。1944年,徐悲鸿在其学生的帮助下以20万银元赎回此画作,1953年9月,徐悲鸿去世,其夫人按照其遗愿在将《八十七神仙卷》捐献给了国家。


image.png

图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以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为主的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画面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形神刻画细致入微。画面笔墨遒劲洒脱,根根线条都表现了无限的生命力,如行云流水,充满韵律感,代表了中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

临摹有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