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曲阜归来话“三孔”
游曲阜后,想写此东西,却不知道如何下笔,一是因曲阜是圣人故土,不可胡言乱语;二是“三孔”是篇大文章,写起来把持不住。
但还是要写些什么吧,不妥的地方请圣人担当,也请曲阜人见谅吧。
早知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出生地。但曾在山东工作十五年,却没有去圣地拜谒圣人,实在不该。
翻阅曲阜的资料,才知曲阜“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心中不禁更添了敬仰之情,觉得寻访圣城,拜谒圣人,真是晚了点时日。
世界四大圣城说法不一,百度百科言四大圣城指:耶路撒冷、麦加、雅典和洛阳。但也有说是不是曲阜,而是西安、曲阜和拉萨的。
说法不一,心态相似,也各有缘由。圣城的荣誉,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无限荣耀,还有一些荣耀之外的收获。因此,圣城之争,也在情理之中,断然不可以功利概言之。
曲阜被言为圣城,全是因为孔子出生在这里,而孔子被尊为“至圣”。
游曲阜的那一天,天气有点闷热。“万古冠裳王者会,千年邹鲁圣人家”的古老土地上,热浪裹着孔府家酒的醇香浓香迎我们而来。
夹杂在络绎不绝的朝拜者和观光客之间,我心里部有点忐忑不安,轻步禁言,恐怕走得太重,惊扰了这圣人的梦;话不守德,犯了圣地的儒规。
只是边走边想,这圣城文化的积淀,这大儒功德的无量,这文物珍藏的丰富,已经被人描写得详细如丝,何需待我来言。
那我来这里干什么?又能感触到什么呢?
走在拥动的人群当中,听着相同的解说词在不同导游口中交杂地流出,我忽然想起了两个字:“热闹”。
对,是热闹!这个世上许多人都在追求的一种境况。
孔子喜欢热闹吗?
喜欢!
假若圣人看到这种场景,他会高兴吗?
一定会的!
说起热闹,我想到了中国的“三教”,儒、释、道。想这儒讲入世,有为;道偏避世,无为;释重出世,善为。现如今连清静养心的道教场,阿弥陀佛的佛教地,都香火旺盛,人潮拥挤,热闹非凡,何况这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壮志,周游列国,虽惶惶如丧家之犬,却仍是胸怀大任,不甘失于热闹而四处奔波的孔圣人之圣地,更应该是香烟缭绕,人如潮海。
如今的“三孔”之地,很热闹。
如此的热闹,圣人岂不喜欢、高兴?
我不太喜欢热闹,但我一点也不会不屑于热闹者心中的那份满足,一点也不忽视热闹者那别于静者的收获,一点也不否认自己有静得难受时对热闹者的暗暗艳羡!
“孔庙”为我国最大的祭孔之地。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也是中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林”是埋葬孔子家族的地方。
“三孔”之中,比起孔林,孔庙、孔府更热闹些。
但正是在孔林,树林阴翳下,圣贤长眠于秀水青山下之处,我才得以久久伫立凝神注目,体味这笃诚与执着地追求真善美的圣者逝后的安详,想象着这伟人思想的甘泉,是如何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更多的时候,我行走在热闹之中,有时也会自然地融入其中。
但我不会过多地与热闹搭讪。
穿行在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建筑之中,但我却无法记起,也无法描述它们。
只是通过它们的存在,使我能有个载体,徜徉在这历史长河中,飞越时空去和那质朴敦厚的思想相拥,静静地感受那仍然散发着的余热。
假若缺少了孔子和他的思想,这一切辉煌的建筑便显得有些单薄。
但从另一方面讲,也正是这些建筑的存在,使这伟人的光辉与伟大的思想有了存身之处,以此供人们瞻仰品味。
“大成殿”就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是孔庙的主殿。对我来说,能看到的只是这大殿的一种气势。即便想凭自己的想象描述一番,也找不到那些气势的词汇。
幸亏的是,如今的资料很多,不妨借用。
此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饰以云龙图案,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可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专门想起来写这个殿,是我在殿前看到了袅袅的香火,闻到了幽幽的烟香。
香火,大都与祭拜有关。据说祭祀活动的目的意义在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大成殿是祭拜圣人的场所,当然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
我站在这里,看着求拜的大多是学生模样的孩子。学子和家长满脸的虔诚。
也难怪,我们去的这天,全国高考刚结束不久。
透过袅袅香烟,我看到了什么?
嗅着香烟之味,我闻到了什么?
听说这里的拜求很是灵验,且无须还愿。
但愿都所拜能成!
后来,看见几位好像是韩国的游人,跪在铺陈好的跪用的垫子之外的石地上,取下遮阳帽和遮阳眼镜,卸下随身的什物,额头着地,深深地拜谒。
难道这是真正的虔诚?
莫非这是真正的谒拜?
有一位朋友曾说,不游“三孔”,感到遗憾,但游完“三孔”,又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多少会有些失望。说:曲阜这块圣地上的“三孔”,除了建筑保存还算比较完善外,已经很难嗅到那种几千年沉积下来的儒家文化气息。还说,文化遗产“圣地”缺少了文化元素,那它的存在价值又有多少呢?
隐隐约约我也有同感,只是说不清到底它应该具有什么,到底它丢失了什么,到底它还缺少什么。
但我能感觉到的,或许是:游览多了热闹,少了继承?祭拜多了形式,少了启迪?文化多了收益,少了传播?
岁月可以匆匆逝去,景仰却需百代永存;
圣人圣地无可否驳,圣行何以延续传承。
不是拷问!
或是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