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一些个人思考
前两天去初中录了两节课,离开义务教育很多年从未再次这样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样听一节课,听了几节课突然就感慨了起来,想起了当年自己上学时候的种种。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上的一节课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她这节课主要讲的是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随后提了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讲修辞的时候,她先是让同学们读了读课文,找出写的好的句子,然后再让同学们赏析。课上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原来我们对文学的美的感受早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抹杀了。既是赏析,本应是一种随意的,见仁见智的观点,但在这堂课中,老师是给出了一个模板。并且严格要求并反复训练学生们按照这个模板来进行赏析。她的模板是这样的“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等)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赏析了一个拟人的句子,然后没把“形象生动”套在里面。这时候这位老师特意强调“哎?这位同学忘了哪四个字啊?”同学们齐声回答“形象生动”。“对,即使是拟人,同学们也应该在这里加上这四个字,'形象生动',不能漏了啊!”
听到这,我突然想起来我初中时候语文老师也是这样强调的,而那时候我也根本不明白所谓比喻和拟人所表达出的“形象生动”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不管对与错,只要是涉及修辞的题目就会答上“形象生动”四个字,大多时候还是能拿到分数,这四个字好像就是万能的。当时我就觉得,有时候我们的语文教育从小学初中就已经开始“毁人不倦”了。所谓文艺的美,应该是感受到的,而不是“被”感受到。比喻和拟人所带来的形象生动是让人们感受一种鲜活的美的。讽刺的是,我们的教育为了让学生们记住这种鲜活的美,而一遍又一遍的把这种鲜活的美变成了刻板的“形象生动”四个字强行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当鲜活的一种美变成“形象生动”四个字,那哪里还能有美感,只会变成一种呆板枯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应试枷锁。
而之后,这位老师还给同学们讲了一种新的修辞手法“通感”。所谓“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这位老师还讲到“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我们遇到的不多,《紫藤萝瀑布》这里用到了,还有就是鲁迅的《社戏》中有运用,在一个就是高中才学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运用的比较好。”听到这里,我内心又开始气氛起来,我敢断言同学们根本不知道通感是怎样的一种美感,甚至我断言就连这位老师也根本不明白什么是通感。我真正感受到通感的美,其实是在大学时候看周杰伦的演唱会,几万人的现场齐刷刷的合唱着“秋刀鱼的滋味,猫和你都想了解”。当时我才明白了,朱自清所谓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显然同学们只是在考试题目中遇到《紫藤萝瀑布》、《社戏》和《荷塘月色》这三篇文章才知道什么是通感,换一篇别的文章,即使用到通感,他们也不会发觉到这种修辞。离开鲜活的生活实践和文艺美而去空谈形象生动,这种本末倒置做法永远是在掩盖正真的文学的修辞之美,而不是在教会学生们去感受这种美。
为什么有时候没读过书的人比读过书的人更会说话,为什么有时候小孩子的形容比大人更让人觉得美好,我觉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有一天去县城西边郊游,一路上随处可见抽天然气的机器,老百姓给他们起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磕头机”,因为它的机械臂一上一下确实像在磕头。村里老百姓没读过什么书,可他们的修辞多么的形象生动。还有一个冬天刚下了雪,车顶上积累着一层厚厚的雪,邻居家的小女儿就激动地说“车顶的雪好像一块大面包啊”,大人们笑了笑却没有那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了。仿佛我们越是读书,到头来越是远离了文学本应该有的鲜活的美,我们的思维越是固定用来应试的,而从未有过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想法。
我倒不是抨击应试教育,问题谁也能发现,可解决问题却总找不出那么一个人,这个问题不是我,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可能这几年的从高层设计的大方向在尽力扭转这种应试思维,可到了最最基层的义务教育这一层,难免会与顶层设计相悖。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这位老师都把模板做好,学生们只需要套进去即可,可大部分学生却连套模板还要套错,又怎么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呢?要让这位老师怎样教授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呢?
我们还是给不出一种方法能解决。可是我们能否尽量保护这种鲜活的美,在我们不能把它鲜活的传授给下一代的时候,我们能否保存它原来的模样,不去触碰它,不去扼杀孩子们感受它原本鲜活的美的权利。要么我们就不要那么急功近利的把教育搞成分数产业,实实在在的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感受文学的修辞之美,这虽说是空谈,但我觉得这并非是不可行的。至少在理论上,只要我们整个的社会环境不那么急功近利,教育自然也就会“慢下来”。
可惜讲到这里,又成了空谈。
现在的文学土壤本就是急功近利的。前些日子注册了一款比较受欢迎的写作APP,算是自娱自乐,顺便看看现在的大众写手都是一个怎样的风向,后来还加入了一个人物专题的写作微信群,群主就是这个专题的主编。但是后来不多久我就退群了,因为我发现这里的文学创作无不带着强烈的功利主义。从这款APP的专题分类就可以知道。我本以为人物类是属于历史的大众的平凡的所有人都可以,后来才知道这里的人物只能是名人传记,很显然这是让去膜拜和学习的,再讲明白点,普通人的故事不叫故事,英雄的故事才会有人看。我觉得这显然是一种英雄史观,历史不应只是英雄和伟人才配被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才更加来得真实感人,何况名为“人物”的专题还不全是英雄伟人,甚至娱乐明星、影视剧人物都会收入。我不知道离开生活中鲜活的人物而大谈特谈什么才子,什么佳人,什么明星,这些有什么意义,恐怕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更加浮躁的伪文艺气息了。
再来看一看其它专题,生活专题是收入生活中一些小窍门的实用文;旅行专题是旅游指南;上班专题是职场技巧和经验感悟;纵观各个专题,都具有非常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仿佛文学就得对人们的生活有实际好处,我觉得这不像文学,更像是社会百科说明书。群里的大部分人都想着怎么能通过写作成为签约作者养家糊口,各个专题的主编有的还打着培训写作、画画、创业等等技能的噱头在招生,显然这都成了培训产业。剩下的散文和青春专题是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不是文章写的不好,而是文章写的太好,好到处处都洋溢着华丽的辞藻和阴郁的情感,可是却读不出这情感从何而来。
写到这,我想起了前些日子一夜爆红的农民文学爱好者范雨素。她写的文章辞藻不那么华丽,内容也不是有多么跌宕起伏引人注目,更谈不上什么里程碑式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式的社会百科全书,她仅仅是以一位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忠实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想,她从未把自己当成作家,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位出卖体力的普通农民工,她从未想过靠写作去养家糊口。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文学爱好者和从事者应有的态度,她一夜走红的原因还在于忠实于记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现在的文章我觉得大多都是伪文艺,读起来带点鸡汤带点伤感,遣词造句带点押韵带点古风,这就是好文章。这其实应该是最虚无缥缈最无用的东西,不如忠实的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记录自己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文以务实,文以载道这才是当下最不起眼却又最缺乏文学精神。写文章不是像以前的高考作文一样,背两句心灵鸡汤,套几个感动中国人物就能拿高分。没有充实的经历就不会有充沛的情感,没有充沛的情感就不会有写作的冲动,除非是目的不单纯的蹩脚创作。文以务实,文以载道,务实和载道是重点,文是其次 ,务实不是要获得什么实际好处,而是你创作时候是怀着怎样一种情怀。只有这种毫无功利的,毫无目的的,但却又饱含情感的创作才是最纯粹的文艺美学。做到这些,即使没得到什么实际好处,但内心确得到一种物质上无法得到的满足,就像范雨素虽然还是农民,但她内心却很富足一样。
倘若做到这些,我们也就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