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天才不懂我们的世界,当然,我们也不懂他的

2019-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灼炎

二十年前的一部老电影又上映了,我计划去看,但是不能确定是否如愿,于是我找出很早以前买的书意大利作家阿利桑德罗·巴里科的作品选暂且怀旧一下。

原作是一部剧本,和电影的开头一样,满载一船怀着寻找新生活梦想的人们到达了美洲,在看到自由女神像扑面而来的那一刻,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声惊呼——“American!”奠定了这个故事浪漫的格调。这个开头用现在一个很烂俗的词表达就是很有情怀,而且很具史诗感,但这个故事不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奋斗史,它只是一个开头,看似与主人公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开头,而且在剧中多次重复。等你了解了整个故事,也许能明白一点,就像书里说的“那是命运,那一刻,在这些人的生命中早就烙上了印记”。是的,命运给所有人都烙上了印记,包括他,不知来自何处,没有父母,没有亲人,一个弃婴,用一个世纪的开始作为名字——1900。他的人生开始在这艘船上,就像那些乘客的新生活也开始在这艘船上。不同的是,那些人离开了这艘船,而他再也没有离开。

主人公有两个独特的地方,第一,他的钢琴演奏天才。没人知道他在哪学的钢琴,当然这不是重点,如果有人纠结这个那真是老实得可爱。他好像跟钢琴是一体的,或者说他是钢琴的化身,他可以用钢琴表达出一切感情,用琴键描绘一切形象,即便你不懂音乐,你也会知道用琴弦能点着香烟是多么惊人技巧;第二,他始终呆在船上,不肯到陆地上去。他的朋友马克斯多次鼓动他下船,在陆地上凭他的天才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巨大的声望和财富,他不为所动,甚至他的音乐都不可以离开那条船。所以他成了一个特别的人,生活在人们无法理解的特别的世界。

我不懂音乐,不能对电影音乐发表看法;又不大懂文学,对当代欧洲后现代主义更不敢开口,只为主人公一辈子不肯下船心有不甘,就像小号手马克斯一样,对这个音乐天才焦急又无可奈何。

“1900”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惊人的才华,巨大的声望(在船上),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那艘船就是这个梦中世界的承载,下了船,这个梦就会醒。梦醒了,就是残酷的现实——马克斯卖掉了他的小号。

岸上不是他的世界,尽管所有人都要到岸上去,对他们来说船只是到达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他们为了梦理,为了生存,从一个地方来到陌生的地方,他们也许有恐惧,更多的是兴奋与憧憬。他们相信,离开意味全新的开始。但是对于“1900”,船就是他的世界,这里有他的全部——音乐,他为什么要离开呢。船上是个小世界,是岸上世界的缩影,他并不排斥那个大世界,他只是感到茫然,甚至恐惧。

一生呆在船上,只在船上演奏,浪费天才的音乐才华,不为世人所知。不知何处来,又无声无息的消失,那么来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呢?可是,扬名当世,流芳后世,金钱名誉,权利享受,我们世界的意义就是有意义吗?

他说:“大地,对我来说,那是一只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途。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味。这种音乐我不会弹。原谅我吧,我不会下船的。”

他无声的来,又无声消失,给一个小小的世界带来过最纯美的音乐,然后什么都没留下,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与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他的朋友马克斯,还有那张乐器店主拼接起来的唱片。

其实仔细想来,每个人都曾经像1900一样不愿意离开那条船,恐惧外面的世界,第一次去幼儿园、第一次去外地上学,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国家,第一次爱上一个人,内心都是忐忑的。不同的是,我们就像那些船客,更多的是激动,是憧憬,我们喜欢去新地方尝试新东西。

因为坚守住自己的小世界只有天才可以做到,我们,终归还是对现实妥协。

海上钢琴师海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