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非鱼:连享会2019暑期学术论文研讨班

2019-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stata连享会

2019暑期论文班-连玉君-江艇主讲

1. 课程概要

课程特色
  1. 渔非鱼。 体系完整,注重模型设定思路、研究设计和结果的解释。第 1-3 讲介绍研究设计和主要回归方法;第 4-12 讲深度解构 9 篇发表于 Top 期刊的经典论文的实现过程。[课程中涉及的论文一览]
  2. 电子板书。 全程电子板书,听课更专注,复习更高效;【下载连玉君-FE-板书
  3. 可重现。 我们会提供重现论文所需的全套课件,包括 Do-files、范例数据、自编程序,课程中的估计方法和代码都可以快速移植到自己的论文中。【下载A1_intro.do, A6_DID.do
  4. 注重方法的合理搭配。 基于每篇文章的重现,重点讲解如下几个论文写作中普遍面临但又非常棘手的问题:
    • 研究设计如何开展?
    • 稳健性检验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 内生性问题如何确认和解决?
    • 如何解读和表述实证结果?

2. 嘉宾简介


连玉君

连玉君
连玉君 ,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现任教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讲课程为“金融计量”、“计量分析与Stata应用”、“实证金融”等。已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连玉君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项目10余项。目前已完成 Panel VAR、Panel Threshold、Two-tier Stochastic Frontier 等计量模型的 Stata 实现程序,并编写过几十个小程序,如 xtbalance, winsor2, bdiff, hausmanxt, ttable3, hhi5, ua等。连玉君老师团队一直积极分享Stata应用中的点点滴滴,开设了 [Stata连享会-简书][Stata连享会-知乎] 两个专栏,并定期在微信公众号 (StataChina) 中发布精彩推文。

江艇

江艇
江艇,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大微观数据与实证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城市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在Economics Letter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曾应邀在多所高校讲授“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短期前沿课程并广受好评。


3. 课程介绍

3.1 课程导引

在过去十多年中,学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计量经济学?如何看待实证分析?如何看待我们的计量经济学教学?

大家讨论的基本结果是,我们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需要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上,尤其是对于某个统计量的小样本和大样本性质的证明上。然而,对于如何将这些工具有效组合起来,合理运用它们来展开实证分析,多数的课程都不曾涉及。

例如,对于内生性的问题,传统的教科书会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工具变量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更为复杂的 GMM 估计。虽然这些方法在目前的实证分析文献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有过实证分析经验的同仁应该都有共识:工具变量法虽然理论完美,但现实却很骨感——想找到一个干净的工具变量,其难度不亚于证明法海从未嫉妒过许仙!

然而,若从因果推断这一目的出发,我们有更多更为简洁有效的估计方法。例如,只需借助 OLS,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就可以使用 倍分法 (DID)断点回归 (RDD) 等方法来解决政策评价中普遍存在的自选择偏误和样本选择偏差 —— 这是导致内生性问题的主要来源。

为此,在近两年的面授班中,我们都尽力抛开枯燥的公式推导,将重点放在研究设计、以及计量模型的设定和结果的解读上。由于授课内容都源自我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实例,大家的听课效率大幅提高,听课后最大的收获在于知道该如何设定模型,如何选取变量,如何进行稳健性检验,如何处理内生性问题,如何分析实证结果又和表述研究贡献。这让我甚是欣慰。

对于已经开始尝试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学员而言,大家明显地感觉到,研究设计是最棘手的问题。在之前有导师指导或带领的情况下,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都是预先给定的。此时,完成一篇论文相当于在做一个命题作文,而一旦开始独立门户,最大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研究主题,做一个可靠的研究设计。这其实也是实证分析工作中最难的部分。

在本次的学术论文班中,我们从研究设计入手,在介绍一些常用的计量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了 10 余篇发表于顶尖期刊(包括 AER,QJE,JHR 等)上的代表性论文,详细讲解每篇论文的实证分析过程,剖析作者的研究思路、研究设计、内生性问题的处理、稳健性检验,以及对结果的详细剖析。我们会提供重现每篇论文所需的所有数据和程序文件,以便保证各位可以在听课后反刍,并将这些论文中的分析方法迁移到你的研究中去。

精讲并重现经典论文,有如下两方面的好处

一方面,这些论文的研究设计都非常出色,我们可以借鉴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设计思路和方法。只有去拆解和重现这些论文,才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考过程和写作意图,从而从实质上提高我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论文涵盖了目前实证分析中的主流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每一篇论文通常会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和灵活应用初级班和高级班所学的计量方法大有裨益。

开课前的话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论文班的学习并不要求扎实的计量基础,但却希望大家要足够努力。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开课之前,要认真的研读每一篇论文,了解其研究背景、研究思路、计量方法和主要结论。上课过程中,我们会随机抽取学员来回答一些问题。同时,也建议大家在开课前务必掌握文献的检索方法,学会使用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和 Endnote 等文献管理软件,这助于追踪我们讲解的每篇论文的后续进展,以便发掘新的研究主题。

虽然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与诸位所在领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大道至简,从这些论文中主要是学习计量方法的合理应用和研究设计的思想。

3.2 课程主题

T1:研究设计基础:模型设定和解释

T2:分析工具:面板数据模型

T3:统计推断方法:自抽样 (Bootstrap) 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4:如何讲故事?人口老龄化、机器人与经济增长 | Acemoglu and Restrepo (2017)

T5:稳健性检验如何做? Flannery and Rangan(2006)

T6:计数模型的应用:论文引用率如何提高?

T7: 交互项模型中的工具变量方法

T8: 工具变量法的必要性与效果

T9: 匹配方法原理

T10: 截面数据中匹配方法与工具变量法的综合运用

T11: 连续型处理与多期双重差分方法

T12: 双重差分方法与匹配方法的结合


4. 报名信息

联系方式

报名链接: https://www.wjx.top/jq/41753249.aspx
或 长按/扫描二维码报名:

连享会-2019暑期学术论文专题

温馨提示: 按报名顺序挑选\安排座位

5. 交通和住宿

住宿和教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