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天:随写
两天时间读完了《苔蕾丝·德斯盖鲁》。我最喜欢的作家再次写出了无法言明的内心。读到后面,我的心是震撼的,苔蕾丝在困境中用来慰藉的想象与我的幻境重合了。是不是很多女性会有这样的幻想呢?
男人并不恶毒,却不知道爱是什么,他的世界里是合适与规矩,是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不好吗?——对啊,这样平静的生活不好吗?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
安娜陷入爱情,拼命反抗,却是个幻像,现实才是选择,与合适的人,与家族相匹配的人结婚,相夫教子,多么平静安逸的生活,这是受人尊敬的生活。安娜妥协了,与他们一伙了。
苔蕾丝戴着面具,看似平静内心却挣扎不已。所有人都不懂她的行为,她到底想要什么?这是在折腾什么?为什么要破坏好好的日子?——她就是个疯子。
她想回去的,只要一声原谅,一丝温存。下意识伸出一只手要去探个究竟,还是无法放下自己的生活,要费心去了解,这不划算。
结局算是美好的吧!
有这样一些人,彼此是无法真正对话的,心灵是封闭的,却结成了夫妻。无话可说,只是这样生活着,处理着各种日常事务,维系着家的运转,但是没有真正的话可说。想说,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分开?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外人看来就是不知足、太作……
一个身份,你是母亲,你是妻子,行为和言语要匹配身份,这是责任与义务。有时候想想连自己也认同是不是太作了?
模模糊糊地,又觉得心底有呐喊的声音——单纯的一个人呢?单纯的一个女人呢?
沉默成了一种主基调,谁都不谈论自己。
男人在抽烟喝酒聚会之间享受着“自己”,就像那年的喝酒打猎。女人在家里,就算有工作,下了班还有第二工作:守在家里,以母性之姿,让家里井井有条。
好像这样运转的很好,看似配合完美,总觉得少了什么,少了变化,少了生命的绽放?也许是的。
除了沉默,似乎还隐藏着工具论。或许这不仅是女性的困境,而是人的困境。当人们都以有用没用来论时,都成了工具。当作为工具去评估时,一种自卑感便蔓延开来了。
如何脱困?或许只有爱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