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平衡点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兰纳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眼光。

比如,作为女性应该怎么坐,怎么站……其实大可不必的,舒服就好。

在公共场合,只要找到符合礼数和自己舒适的平衡点,就可以大方做自己。

平衡

那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呢?

我有个妹妹,不管到哪个亲戚家里聚会,她不是在吃饭,就是在睡觉。兄弟姐妹在一旁聊得热火朝天,她往旁边一躺,拉上被子,就能睡得倍儿香。

有些人可能觉得她到亲戚家躺下就睡不太礼貌,但是我倒觉得她总是能够忠于自己的意愿,活得相当洒脱。

这些所谓的礼数,也是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一种主观判断——这样不合礼数、那样才符合礼数。

好孩子?坏孩子?

在长辈眼里,也没有几个觉得妹妹有什么不合礼数的地方,可能觉得她的行为有点迷,但也仅此而已。

并不妨碍大家喜爱她。

而我却不同,我在长辈的眼里是个标准的好孩子——懂事,听话,聚会的时候总是热心帮忙,但是大家对我的喜爱跟对她的没有什么区别。

对我们这一辈的喜爱,应该是出于一种爱屋及乌,因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孩子嘛!

但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必须懂事,要听话,我希望人人都喜欢我。我会为聚会特别准备自制的冰淇淋,准备高品质的咖啡豆,为大家手冲……

我总是为每一次聚会忙活着,张罗着特制的美食,其实归根到底,我就是打从心里希望所有人都对我满意。

其实不可能,不可能所有人都对你满意。

就像妹妹那样,每次聚会什么都不干,只带一张嘴,也没人对她有什么不满。

过度换位思考

有的人说换位思考的能力很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

我却容易过度地换位思考,过多的共情其实也是一种灾难——就像是一位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的母亲,总是把身边的人照顾得很好,长此以往,身边的人都失去了照顾自己和他人能力。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最后可能会埋怨身边的人,你们为什么什么都不干,全是我一个人干?

为什么呢?因为什么都被你干完了,别人不需要这种能力了。

就像我特别喜欢整理收纳,有时甚至每周都会清理闲置的物品,最后发现,家人渐渐丧失了整理能力。

留白

有人说,留白是一种艺术。

其实,在与人交往时,适当留白也是一种尊重。

这并不仅限于与同事朋友交往,与家人的相处也一样,其实就是留一些空间,留一些事情给别人做。

昨天,家里的猫跑出去玩,回来时她发现大门的空隙太小,钻不进来,我看着她努力挤进来的样子,一度想要伸手帮她。

其实对于我来说帮她很简单,我只要把门推开一些,让她进来就可以了。

但是我相信她可以自己处理,她会想办法。我们家的门特别重,她一开始想站起来,用身体自重把大门拉开,但是大门纹丝不动,后来她头手并用,使劲浑身的力气,试了几次,把大门挤开了一点,成功进了家门。


留白,其实也源于信任——我相信你有能力自己办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