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在微信上订购的富平吊柿历经十五天终于到家了,迫不急待打开给家人分享,因为母亲最喜欢吃柿饼。而富平的吊柿第一次吃,重点富平是母亲的祖籍所在。打开吊柿表层挂着一层白霜透过可以看到里面的琥珀黄,咬下第一口粉糯,甜蜜;第二口流着心,金黄透亮,如溏心蛋黄,真是名不虚传。母亲一边吃一边惊喜的叫着父亲赶快吃,因为甜而不腻,色泽金黄,重要没有一点柿子的涩味和柿子核。
晚饭后我收拾残局,恩爱的父母出去散步。临出门时母亲又回过身打开柿子盒里取出一个柿饼放入袋中,迟疑了一秒后又从盒子里些许害羞而开心的再拿了一个放入了口袋。然后欣然的、心满意足的出去了。那一刻我惊呆了,母亲神情竟然如我五岁的女儿一般可爱、天真、心满意足。这分明是母亲的内在孩童得到满足后的表现嘛,和母亲平时贤惠、传统、隐忍、无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的,每次有好吃的美食母亲总是少量吃一些,其余的都会留给家人,很少主动要求多吃和追加,我知道这是她对至亲至爱的爱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源自于她的童年。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母亲一生命运多舛,解放前生于四川酒乡宜宾,但祖籍却是陕西富平。那是革命老区,即出了共产党的习仲勋等高级将领也出了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我的外公就是受到他毕业于黄浦军校二哥一一国民党的抗日将领的影响成为了国民党军事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他的才华,成为一个地级市的最高领导人并找到意中人,结婚生子,有了四个孩子。母亲排名老三,三岁前生活过得富足优渥,外公外婆还畅想着前三个女儿成年后英美德三国各去一个女儿留学,留下小儿子养老。但世事难料,政权更迭,临解放前夕深受器重的外公得到了一张上司好不容易搞到的逃亡去台湾的机票。在一张当时贵过千金的机票和外婆及四个孩子的决择之中,外公选择了亲情,留在了大陆,可逃亡中小弟弟早夭,更可惜外公最后也难逃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的结局。四岁开始母亲幸福的童年嘎然而止,父亲离世,她从天堂坠入到了生活的最最低层,贫民窟里的最低层。窘迫的外婆带着自己的母亲和三个孩子没有任何的生活来源,因为没有工作的权利与机会,所有家产已变卖的所剩无几。绝望之时曾是受过高等教育并成为当地日报社主编的外婆只能放下所有脸面去保姆市场寻求工作机会,无人敢用。一位北方来的官太太在保姆市场看上了干净书卷气外婆,带到家试用一天后知晓了她的出身后吓的魂飞魄散,赶快打发走了外婆。于是五岁半的母亲瞬间懂事,开始用她稚嫩的小手开始织毛线袜,与二个姐姐、母亲和她的外婆赚取可怜的吊命钱,饥二顿保一顿的日子,高压的政治压力、每次政治运动外婆就会被神秘失踪,杳无音讯,死亡的恐惧宠罩着全家。看到外婆回来的身影,全家人失而复得的相拥而泣。但还好全家五口人都还健在,有亲情的日子半饥半饿再难捱也都过来了。直至15岁1961年,天灾人祸,从小把母亲带大的外婆(我的祖祖)因为饥荒,没有食物最后身患浮肿病饿死了,又一次失去了至亲。全家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我的外婆,而怕再次失去亲人的恐惧让我的母亲(一个恰逢长身体,吃长饭的孩子)逆本能的从每日校工厂发派的每顿口粮里省出半个红薯或一部分糠粮,偷偷的藏在背窝里,在每个周末背回去给作为代课老师的外婆,希望外婆能吃饱不要得浮肿病。而这当时的外婆暖至心窝,也让她的同事们艳羡外婆有如此善良心地和孝顺的女儿。因为当时大饥荒,为了食物,一家人可以为谁多吃一口粮大出打手。父子二人可以为了半块糕而拳脚相加,这是人性求生的本能,但也呈现出很多的丑态。所以我的母亲用她的反哺温暖了当时绝望的外婆并给予她活下去的勇力。所以外婆对母亲有绝对的肯定,并说老了要跟母亲一起过,因为我的母亲良心极好。所以我的母亲每每谈到这里时她都觉得自豪与光荣。但造化弄人,我的外婆在文革初承受不了莫名的羞辱,极度自尊的她在看不到未来希望时自已结束了她的生命 。母亲生命中外婆对她的赞许,让她对食物有一种特殊的克制力和谦让。她总会把好的食物留给她爱的人去吃,这是她的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所以当看到她会主动去拿自己爱吃的东西,并多取些时我惊奇不异,同时又很开心。因为我确信母亲一定是十分十分爱吃它,才会如些反常。但这种反常也有迹可循一一比如各种馍(肉夹馍、石子馍、黄馍)、馕、馒头、大蒜、洋芋擦擦(土豆的一种做法)生于南方并从未去过陕西的母亲喜欢吃的东西总是与陕西相关。我记得前年姐姐带母亲第一次踏上祖籍地富平,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堂姐堂哥,吃了一顿饭,里面有一道莲菜(生拌莲藕片),母亲爱吃,心灵手巧的她回来就把这道菜就成为我家的特色菜。又如去到黄河边吃了道洋芋擦擦,她说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把吃货的我惊奇的嘴都合不拢了(拜托云南是个把土豆做的出神入化般好吃的地方。比如宣威的炸土豆、昭通的土豆泥油膏饼、干煸土豆丝、普洱的木姜子土豆)让我无言以对呀。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这次我订吊柿前还在思考母亲为什么喜欢吃柿子呢?2016前她从未去过陕西,而四川的柿子与云南一样,产量不多,柿子有甜味但惨杂一股涩味,所以我们全家只有母亲一人爱吃柿子。而这次订富平吊柿时才知道母亲的故土是全国的柿乡,而吃到嘴里真是美味但却无涩味。我猜想这怕是她在四岁之前外公曾让她吃过家乡的柿子吧,这种甜蜜而流心的柿子味或许成为了母亲童年对家乡的味觉记忆,从此相伴一生。而这些家乡的味觉记忆成为了从未去过陕西的母亲与自己父亲家族的一种联接的方式,直至她回到故土为止。我终于明白了为何相隔几十年台湾老兵后代回到大陆捧着故土的黄土,按理陌生并且没有在这块土地的成长经历的他们却热泪莹眶原因一一因为故土有父辈母辈的源源动力,当我们走近故土就会与祖先联结,让我们心有所安。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富平吊柿一母亲与故土的联接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