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动起来
自从我加入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是慢慢学了救护,取得救护员证书,感觉有种使命感,希望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特别是随着自己成为市红十字会首批的救护培训师,更感责任重大,不但需要承当救护知识的普及,而且期待能真正尽自己一技之长,可以做出些有意义的事。
去年夏天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很遗憾,甚至有些惭愧:一个初中学生因为很调皮,边跑边玩,一个趔趄摔倒了,马上“中头奖”——头破血流。现场的体育老师很紧张,带着他往体育室跑,急着找纸巾为他抹去血迹。我刚好也在那个办公室忙些事,平时学得救护知识告诉我,需要马上止血。
那时我已经取得救护员证,救护师证还没考,尽管同事不了解,我却第一时间在药品储蓄区域找到救护药箱,取出“三角巾”想帮伤者包扎。另外一个老资格的同事,没看过“三角巾”的架势,觉得太大了,不受用,直接将我的“三角巾”简单、粗暴地在伤者头上系一个节,就匆匆忙忙地把伤者往医院送去。
我事后深深自责,自己应该有这方面的包扎技能,却没有果断亮明身份,让伤者的血不能更快地止住。不具备创伤包扎的人却成为主角这是很不应该的。

今天下午,有一个初一学生在宿舍关门时,不小心刮破手背,宿管简单地跟他贴了一块止血贴就草草了事,血还流着,喊着痛。当时他的班主任不在场,一个跟岗的班主任在那焦急,但是显得手忙脚乱。在场的一个主任,想着用纸巾盖着,以为可以止血。尝试后觉得徒劳无功,接着用棉签,还是不能凑效。
这时,我刚好也在现场,看来是我所学的技能可以派上用场啦!我马上取出药品袋子,将医用包装绷带剪出一小段作为止血纱布;随后进行对伤者的手部进行“8字”包扎。因为方法得当,刚刚还流着的血停了,伤者也说没那么痛了,我知道自己的包扎技能初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平时的安全知识宣讲只是“纸上谈兵”,这次在匆忙中尽管包的“颜值”不高,却能基本凑效,为伤者减轻痛楚,做了救护员该做的事。
救护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只有在现场的实操中去磨炼,才能更好地体会真正的技巧。我平时参与红会的创伤救护宣讲也不少,但是宣讲时是静态的、轻松的;而这次在伤者留着血,喊着痛,等待救护的体验是截然不同。
感恩市红十字会让我学会了基本的救护技能,在志愿者的道路上,我期待继续践行着红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