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想法散文

《知否知否》的人生启示录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111人  阳光风铃子

这些天连续煲剧,终于把《知否知否》看完,收获良多,里面剧情内容及人物形象深受启发。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它堪称为是一部经典的成年人人生启示录,说它是当今成年人必须要懂的道理,也不为过。感悟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挑结婚对象,要看一个人的品性最低处

《知否知否》的前半部分剧情发展与中国古代版的《傲慢与偏见》非常相似:

一个中等家庭,家中有好几个适龄待嫁女儿,需要挑选门当户对以及争取更好的结婚对象,去保证她们婚后生活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个理智和情感的纠葛。

那么应该如何挑选结婚对象呢?明兰一共有过三个结婚对象,前面小公爷的软弱和优柔寡断,医生袁弘文的心软和拖拉没主见而终结无果,再到侯爷顾仲怀的桀骜不顺和深情,最后结婚前在和祖母讨论顾侯爷这门亲事的时候,明兰说了一个观点:

“与人相守,最终依靠的还是那最低处。” 是,品性的最低处。 “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要看看最低处的那儿,能不能忍得下去。”

这就是盛明兰的挑选结婚对象的法门:看品性最低处。这种大智大慧,触动我心灵,是现今人要学习的择偶之道。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一个人能不能结婚,适不适合结婚,值不值得托付终生,你不能只看他在人生最高处的样子,更要看他在人生最低处的样子。

有人说,“结婚是人生最大的赌博,结果却要在漫长的一生中慢慢展示。”挑结婚对象看品性最低处,就算输,你也不会输得太惨。

所以,明兰的择偶观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

2.已入穷巷,当及时止损

《知否知否》有个重要的分剧情,是讲关于盛明兰在宥阳老家的堂姐盛淑兰的婚姻状况一说。

堂姐盛淑兰嫁给了一个秀才,没想到遇人不淑,日日被婆婆和丈夫精神折磨和虐待,还被要求接纳娼妓进门做妾。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此前盛淑兰每次受了欺负,都被父母用钱财敷衍搪塞对方以求平安,至使对方母子变本加厉的对堂姐加以更多的伤害。

故明兰大胆的提出自己观点来劝导:“淑兰姐姐一步走错。既如穷巷就应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啊。”

“已入穷巷,当及时掉头”,在无关痛痒的旁观者看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简单选择,对于当局之人,却是大智慧。

所以,在明兰的思想熏陶下,堂姐得以脱离苦海,成功合离恢复自由身,享受新的幸福生活。

经济学上有个“鳄鱼法则”,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你是想让人生继续在痛苦中慢慢被消磨殆尽,还是釜底抽薪,另外博取一番新天地?这是《知否知否》告诉我们的大智慧。

3.生活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盛家四姐妹华兰、墨兰、明兰、如兰,只有如兰是低嫁。

在剧情设定中,她是嫡出的女儿,母亲又出生高门大户,她在婚恋市场是非常有议价能力的,绝对高于她庶出的姐妹墨兰和明兰。可她却一意孤行地选择了低嫁。

而她选择的对象是父亲原本选来配墨兰,却被墨兰母女嫌弃的寒门考生文炎敬。一边是寒门小户,一边是泼天富贵。那个时代世人皆逐利,所以想当然地觉得在能高嫁的情况下,只有傻子才会选择低嫁。她的选择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如兰与文炎敬彼此钟情,能与心爱的人相守一生,低嫁又怎么样呢?从小到大,她以嫡女自居,处处和墨兰争高低,唯独对自己的婚嫁对象却不争了,还特别没出息地捡了墨兰不要的人选。确实意外,也让人佩服。

其实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也不是给别人看的。所谓的幸福生活,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况且如兰婚后也怡然自得,因为她有最心爱的人陪着他一起享受生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才是小富心安的大智慧,受用一生。

4.相信读书无用的人,最后都过得很惨

明兰自小受母亲和祖母的熏陶,饱读诗书,也熟读《战国策》,多次用自己的智慧帮助盛家和顾家脱离险境。最喜欢《知否知否》里面的读书论,曾一度上了热搜,且明兰的祖母是读书有用论的忠实拥护者,祖母也试探过明兰:自古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毕竟不是女子分内的事。

明兰答道:“依我看,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我觉得这句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祖母满意地点头说:“不愿女子读书,那是短见。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个不是从小读书明理。”

对于寒门子弟,读书就是他们最大的出路,不管任何年代。知识改变命运,经济改变生活。多读书能让人明白事理,陶冶情操。所以那些道途说读书无用论的人都自食其果,粗鲁没素质不说,还野蛮不讲道理。

知道读书无用论在什么地方生根滋长吗?在贫困的土地里,因为越贫穷,见识越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读书呢?我就借着《知否知否》的剧情发展来说一说。

《知否知否》的故事发生在古代,男子可以参加科考,女子不可以参加科考。

男子读书主要是为了提升阶层,比如小公爷齐衡参加科举是为了保住现有阶层,挽回家族的颓势,防止阶层掉落;盛紘长柏父子参加科举是为了阶层跃升。这可以对应现代社会以取得学历为主要目标的大学教育。

科举在古代社会起着阶层流动,重塑社会阶层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起着同样的作用。

大学体系在强有力地建立社会等级,且处于垄断地位。大学体系在扮演着划分社会等级的角色,大学文凭就是一枚等级徽章。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本质就是这个。说得更浅显一点,读书当然有用,读得越好越有用。那些看起来没用的,是因为读得不够好,读得越不好,回报越少。

试想想,那些拿着985和211的高校文凭和普通院校文凭的人毕业后是怎样一种差别对待?如你想明白了,就知道读书是有用的,至少它在职场上能祝你一臂之力。

古代女子不能参加科考,女子读书纯粹就是为了个人成长了,这种读书对应的就是现代社会以个人成长为目标的读书是一样的道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除了可以让你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更好的位置,更重要的作用是让你成为一个有主见、有远见、有洞见、有格局的人。

明兰在书塾读书,当大家为皇位承继应该立嫡长还是立贤能,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明兰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框架,提出了别具一格的纯臣论,她的见识在关键时刻还救了她老爹一命。

这就是读书让人有主见,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会人云亦云。为什么读书有这样的作用呢?因为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认知复杂度。只有认知复杂度低的人,遇事才容易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读书不仅让人有远见也让人有洞见,重点在于打开人的思维和格局。人始终是要在时代和社会中发展的,读书让人有格局的原因在于,它让你了解社会运行、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让你得以看得更深走得更远,不止看得见自己的小世界,还看得见大世界,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小世界更好地去顺应外部的大世界。

你想想,但你完成学业,选择城市,选择专业,选择行业,选择岗位,想混得好的时候,哪一样不需要这种见识呢?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在现代社会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读书无法给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读书,大部分你想要的东西,会把你拒之门外。

所以说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那些在坚持相信读书无用论的人,恐怕最后都过得很惨。

看完《知否知否》,才发觉自己的知识面有多薄弱。也让自己知道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和改进。这部剧给我的启示是,越来越觉得要想做一个出色的、得体的、进退有度的成年人,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适当取舍,继续学习和探索,因为人生还有很一段路要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