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投资:关于“股票池”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傅大斌

        看书学习的过程中,突然有了一个关于“股票池”的想法,决定把它记录下来,以免又忘记。

        最近的生活,越来越感觉设立目标的重要性。目标越是明确,越是详细,应对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就越详细,执行起来也会更加有目的性,执行计划的进度也会因此加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同理猜想,股票投资应该也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池,然后从目标池中运用相应的方法筛选。

案例

        突然想到之前一个教授股票投资的老师,运用目标池的方法,进行股票的筛选投资。

        每天的目标池很明确,就是当天涨停的全部股票。

        首先,对当天闭市后所有的涨停板股票用表格做一个汇总,依据相关概念,进行几个概念类别的划分,比如医药、口罩、数字货币等,根据这些概念,对相关的涨停板股票进行划分。

        其次,对每只股票的涨停时间、连板数量进行统计,比如某只股票今天上午十点十四分封住涨停板,目前属于第二个涨停板,让这些数字记录下来。

        最后,依据一定的选择标准,比如,先确定选择概念,按照股票涨停数量的多少,从多到少排名概念,再从单个概念里,选择股票涨停时间最早、涨停板数量最多那只股票,然后再依据换手率、资金量等进行观察,看适不适合入手。

反思

        总结来看,做股票投资应该也需要确立一个目标,类似于每天所有的涨停股票、或者每天涨幅在3%以上的股票、或者是其他的选择标准。

        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中有三四千只股票。作为非专业投资者,比如我这样的,不太可能每天将三四千只股票都看下来,应该说肯定看不下来,即使能看下来,每天的复盘也可能是乱七八糟的。

        市面上关于股票交易的书籍五花八门,但真正有用的书籍少之又少,很多书籍都是将很多外国的技术指标拼凑起来,然后强行运用到中国股市中,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作者并没有实践的交易经验,分析起来却头头是道。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实践股民将这些没有实践的理论经验,奉为瑰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之前个人在学习上存在偏差,只专注于技术方面的学习,并没有明确一个目标。大多数技术都只是纯技术,要建立一套投资理论,首先要明确“目标池”是哪些?怎么分类?然后运用相关步骤,从“目标池”中选择要投资的目标,这样可能会更快。

实践

        从今天起开始做尝试,不再盲目的进行技术方面的学习,在学习一个方法之前,先去寻找作者或者老师所采用的“目标池”是什么?再针对性的进行选股技术的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