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随笔散文

心法初识(一)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o南

(一)风、幡、心

        六祖慧能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晚风习习,吹动寺里风幡,听两和尚争论:一说“幡动”,一说“风动”。慧能说是“心动”。

        说“幡动”,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第一境界;

        说“风动”,看到了原理,是认知第二境界;

        说“心动”,则看到了心的观照,是认知第三境界。

        不同的认知境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进而左右我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看到幡动,应对幡;看到风动,应对风;看到心动,所应对的就是我们的内心。

        禅宗,“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带着一颗觉知的心,来感知世界、观照世界,这就是“三界唯心”的真谛。

(二)信仰、人文

        现在许多人总感觉不幸福,彼此不信任,异化在物欲世界,说根源在于“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可真正进入信仰,进入各种宗教,有些人滑到迷信的境地,有些人因各种迷信现象而对各自皈依的宗教产生质疑,从而越发缺乏信仰。

        其实,问题的本质不在于信仰本身。国外许多人不信耶稣基督,一样会在餐前祷告,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我们不信鬼神,一样会焚香,敬拜逝去的故人。

        因此,若说我们到底缺乏什么,我们不缺乏信仰,而是缺乏人文精神。信仰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能得以传承与延续,则是社会的幸运。

(三)人文、传统

       那么何为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用心观照世界”的心境。儒家“知天理行人事”,道家“法天地修无为”,禅宗“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新教“因信称义”。信仰的终极智慧无不是由“渐悟”到“顿悟”,将心修至“超越界”,以出世心态入世。或者可以这样说:信仰而不知“超越界”,往往会滑入“迷信”的深渊;而明白了“超越界”的真谛,信仰或不信仰,信仰这或信仰那,又有何谓?!

        人文精神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儒释道可以三流合一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基因,正所谓“川流不息,并行不悖”。

        因此,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自信之源,也将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底气与方向。

        有谚云,“幸福与钱无关,与心相连”。人文精神,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用一颗活泼、精致的心来观照身边的人与事,就是通往幸福的钥匙与途径。

(四)一分为三

        人文精神,三界唯心,“用心观照世界”,是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强调主观的能动性,不信鬼神,只追求体悟与超越。如果说新教是纯粹的宗教信仰的话,这也是中国本土核心文化产生不了纯粹的宗教信仰的缘由。佛教有鬼神,而与本土人文精神融合产生的禅宗,视鬼神为粪土,提出“我即佛,佛即我”,一声棒喝,击碎一切知识与束缚,就是明证。

         “用心观照世界”,就可衍伸出“一分为三”的认识论、方法论。有些哲人已提出“一分为三”的概念,要么把两个绝对的两端分一部分作为“三”,要么把两个绝对的两端的整体作为“三”,本质上还是“一分为二”。

        真正的“一分为三”,就是“心的注入”。所有事物先进行“一分为二”的客观辩证分析,再“注入心的观照”,就是“一分为三”,也生动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如此也是“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于是,让我们带着觉知、感悟、体验,活在当下。有诗为证。

        — 若说世界是美好的,那是因为有一种香氛在心里,发酵;

        — 若说人生是幸福的,那是因为这香氛有你的气息,不散。

                                                                               风南 于 2017年6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