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观察物体》?
----桂山夜话(2023.12.11)
本册最后一个单元是《观察物体》。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呢?围绕最为基本的一组关系----观测者与观测物体具体环节如下:
一、观测者不动,观测物体也不动
1.观察前面
师:坐在座位上,看讲台方向,能看到什么?
生:有五星红旗。
生:有电脑。
生:有黑板。
生:有音箱。
生:……
2.观察后面
师:转过身去,再看教室后面,又能看到什么呢?
生:有板报。
生:有老师批改作业的桌子。
生:有图书角。
生:有我们的水杯。
生:……
3.对比分析
师:和向前面看到的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都是我们的教室。为什么看到的不一样呢?
生:因为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
生:因为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
师:是的,虽然我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都看我们的教室,但是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也不同。
4.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测者移动,观测物体不动
1.观察物体,与方向有关
师:我们教室里有一排书包柜。猜猜看,坐在第一排,坐在第二排,坐在第三排,以及坐在其他排的同学看到的书包柜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家坐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书包柜也不一样。
生:因为大家坐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书包柜也不一样。
师:是的,因为观察的方向不一样,所以观察到的也不一样。说明观察物体与什么有关?
生:与方向有关。
生:与角度有关。
2.聚焦四个方向观察
师:观察物体与观察的角度有关。角度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选择前、后、左、右四个角度重点来观察。
师在讲台上出示学生座椅:从你的位置观察这把椅子,能看到什么?
生:……
生:……
生:……
师:如果都在这把椅子的正面,看到的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是什么?
生:……
师:如果换到椅子的其他三个方向再观察呢?又分别会看到什么呢?想不想来看一看?
生:想!
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从其他三个方向分别观察这把椅子,并且把看到的记到头脑里,回到座位后,赶紧画下来。
生依次观察。
3.集体交流
师:谁带上你画下来的图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以这个方向作为椅子的正面,在正面看到的是这样的图形。在左面看到的是……在右面看到的是……在后面看到的是……
师:当我们统一都把这个位置作为椅子的前面或者正面,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看这把椅子,看到的应该一样。表扬不仅看得准,而且能够画下来的同学!
4.巩固练习
师:椅子有点难画,下面我们再换个简单一点的。
师在椅子上面摆出用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能看到什么?从上面看呢?能在头脑里想一想,再把看到的画下来吗?
生:能!
师: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像刚才那样,过来看一看,再回去画一画。全部画完以后,还可以过来看一看,检验一下自己在头脑当中想到的与实际看到的是不是都一样。
生:……
【设计说明】从书包柜到学生座椅,再到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逐步帮助学生观察和体会移动观测者自身位置,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三、观测者不动,观测物体移动
师:刚才被我们观察的物体都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变化方向去看他们。有的时候,是物体移动,我们不动,先后会看到什么呢?比如,有车从远处向我们驶来,有船从远处向我们划来,根据不同的图,我们就能判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看一看,填一填序号。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最远的看上去最小,最近的看上去最大,所以这3副图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
师:她概括得很准确!当我们不动,物体移动的时候,有一个规律我们必须要记住,那就是?
生:远的大,近的小。
生:远的大,近的小。
四、回顾总结
师: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生:……
生:……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首先我们不动,观察教室,发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不一样,然后,物体不动我们动,从前、后、左、右四个同方向来观察,发现看到的也不同,并且我们还能画下来,帮助别人去区分。最后,我们继续不动,让物体移动,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快速判断谁在先谁在后。
以上教学设计实际实施,学生当堂参与热情高涨,当堂练习正确率高。所以,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2023年12月11日,写于桂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