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如何帮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三宝妈育儿经3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张琦天赋解读师

​昨天晚上,我带着姐妹俩从外面散步回家,准备洗澡。按照每日轮流的顺序,该妹妹先洗。我发现她慢吞吞地在找换洗衣服和浴巾,然后听见她好像有点哼唧,没过一会儿,她跑过来怯生生地问我:“妈妈,我们家里有没有老鼠?”

我由于散步回来有点累,躺在床上看手机,对于这个奇怪的问题,我想也没想就说:“当然没有啦!你快点去洗吧!”

她居然哼哼唧唧的跑过来,还掉起了眼泪,嘴里嘟囔着:“可是我怕!”

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她:“怎么好端端的问起老鼠的事情了?”

她说:“刚才我们在外面玩健身器材的时候,姐姐跟我说,有一种老鼠药,摸了会中毒,我很害怕!”

我问:“那你摸了吗?”她说:“没有。”

我于是放心了,就说:“那不就得了,你担心个啥劲儿啊?”

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哼唧了几句,又问:“你确定我们家里没有老鼠吗?”

我想让她快点去洗澡,于是说:“奶奶小的时候,家里才有老鼠,我小的时候家里就没有老鼠了,现在我们家里肯定没有老鼠啊!”

她又不依不饶,问了一句:“那你的意思是,老鼠现在已经灭绝了?”

我实在没精力跟她解释,就胡乱应了一句:“是的,已经灭绝了!”

听完我这句肯定的话,她才敢去洗澡。

洗完澡之后,她的恐惧情绪似乎还没有消散,仍然在哼唧,姐姐听了感觉很不舒服,说:“我就是提醒你一下,在外面不要摸老鼠药,你干嘛这个样子呀!听见你这样哼唧,我好难受!”妹妹一脸委屈,又想要掉眼泪,她说:“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于是提议,把她们小时候的相册拿出来看,她们照做了。没过一会儿,两个人就开心地在那里叽叽喳喳谈论起往事来。后来我看到她们又拿出迷宫书,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玩。然后我就去洗澡了,在洗澡的时候,我的精神渐渐恢复,忽然灵光乍现——“觉知之轮”。这是前些天在书里看到的一种教孩子转移注意力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发生了这件事,正好是教授她们这种方法的好时机呀。我于是有点兴奋,赶紧洗完澡,拿出一张白纸,准备给她们边画边讲。她们很喜欢画画,见我这个架势,就赶紧凑了过来。

我画了一个圆,在圆里写了“妹妹”两个字,然后说:“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车轮。车轮正中心,就好像我们内心深处最平静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内心比作大海的话,那这里就是大海最深处最安全的地方。”

然后我接着画轮子的边缘,在最上面边写边说,“这部分就代表妹妹对老鼠的恐惧,”接着我画了一根线连接中心和边缘,对妹妹说,“刚才你的注意力全在这里,你把内心所有的关注点都投在这里了。”

然后我问她们:“后来你们做了些什么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呢?”姐姐回答:“看相册,还有迷宫书!”妹妹说:“我刚才在你洗澡的时候,还看了你从绘本馆里新借回来的一本书,很有趣呢!”

我于是在轮子边缘又写上看相册、迷宫书、新绘本这些,再从中心分别画一些直线连接到外围的这些部分,我说:“你们看,妹妹的注意力除了放在可怕的老鼠那里,还可以放在这些事情上,而这些事情带给你们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应该跟老鼠大不相同吧!”她们说,“做这些事的时候开心多啦!”

我又接着问,“你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放在什么上面呢?”“吃松子、喝牛奶!”姐姐嘴馋,赶紧抢答。我再转头问妹妹,“现在你还怕么?”她仔细想了想,说,“好像没之前那么怕了!”她还补充道,“我小的时候很害怕恐龙,可现在我都可以大玩特玩恐龙玩具了呢!”“对呀,你慢慢长大,胆子就会越来越大的。”我赶紧鼓励她,心里暗自钦佩她的成长型思维这么发达。

她开心地点了点头,心满意足地准备去睡觉了。

01  三宝妈自评

听见她因为一点莫须有的担心而哼唧,我确实很烦躁,这件事看上去是孩子给我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挑战意味着机遇。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机遇,告诉她们,我们是可以自由调控自己的注意力的,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向哪里,我们就可以专注于哪里,获得的感受和结果就会不一样。

02  如何做到更好

对于妹妹的恐惧情绪,我其实一直没有进行很好的安抚,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有些疲倦,没有精力去安慰她,一心只想着让她快点去洗澡。而我敷衍她说“老鼠已经灭绝”,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应该在事后再跟她解释清楚。

如果我能在第一时间去承认她的恐惧情绪,可能她不至于会掉眼泪。比如我说:“听起来,你好像有点担心和害怕。只是我有点不太明白,你在害怕些什么?能跟我好好讲讲么?”还可以对她表示理解,比如:“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老鼠、中毒或死亡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估计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这样。”

或者还可以跟她深入细谈,到底她在怕些什么,会不会跟她的某段经历带来的记忆有关,从源头上带她来穿越这份恐惧。

03  干货分享

【觉知之轮】

觉知之轮是由丹尼尔·西格尔最早在他的著作《第七感》里提出的,是一种整合自我的心理模型,后来他又在《全脑教养法》里具体阐述了如何教孩子运用这个模型来应对负面情绪。

具体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我们的内心可以用一个自行车车轮来表示,位于中心位置的是本源,并辐射至外围。外围代表了我们能注意到或意识到的任何事物:思想和感受、梦想和欲望、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身体感觉等。本源就是我们的执行大脑,控制着我们的意识或者说是注意力。觉知到我们的各个外围面向,就能觉察到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

我们能感知到的事物有很多,可是人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资源,当我们只着眼于其中的一两件时,很容易就忽视其他,让自己陷入某种心理状态里出不来。所以我们可以转移焦点,主动将注意力转向其他面向,这样,整个精神状态都会发生改变。

我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让我们恐惧和困扰的事情上,那么我们就会忽略那些让我们愉悦幸福的事。比如,之前妹妹总想着老鼠的恐怖感觉,连澡都不敢洗了,但是后面通过看相册看书就体会到了积极的情绪。

在书里,丹尼尔·西格尔也给我们举了一个小男孩杰森的例子。

杰森因为害怕卧室里的天花板上的风扇会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而出现睡眠障碍,如果用"觉知之轮"的心理模型来分析,就是他太过执着于外围的一个部分,也就是太关注风扇掉下来带给他的恐惧,而忽略了其它的外围部分。于是他通过学习利用觉知之轮来转移注意力,比如他可以关注其他外围面向:爸爸妈妈绝不会让他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他心底的一个信念;他当天在院子里挖了个大坑,这给他带来了快乐记忆;他还喜欢钓鱼,因此可以想象与爸爸在船上钓鱼的景象。就这样他学会了转移焦点,也学会了转换心理状态,这意味着他可以主导自己的思想,摆脱负面情绪,从而让生活更轻松一些。

觉知之轮可以让孩子明白他们有能力选择关注和重视的对象。它提供了一个整合自我不同部分的工具,让他们的注意力不被某一类负面感受或念头强行占据。让孩子们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注意力,从而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

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他们自己的觉知之轮有哪些外围面向呢?

方法就是在日常中与孩子进行觉察练习。

觉察感觉:这主要是指身体层面的感觉,比如饥饿、疲惫或生气的时候浑身发紧等等,帮助孩子能辨认出不同的感觉,可以与孩子讨论这些感受。

觉察想象:有些负面的心理特征,可能是来自于他们的想象或噩梦臆造的,通过跟孩子探讨他们想象出来的画面,可大力消除它们对孩子的影响。

觉察情绪: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情绪词汇库,让孩子能够清晰的反馈完整的情绪。

觉察念头:询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捕捉他们的自动思维 ,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来探讨这些想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这些练习都是在帮助孩子综合运用左右脑,整合自己的各个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管理自己。

喜欢张德芬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处,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觉知之轮”是认识自我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当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世界是多个部分组成的,而且自己也具备了转移注意力的能力时,也就能够管理自己体验和回应世界的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当您和孩子讲述彼此的“觉知之轮”时,收获的不仅仅是自我觉察能力和专注能力的提高,还有与孩子的亲密联结。

在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您计划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呢?期待看到您的留言,育儿路上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我是张琦,也可以叫我三宝妈,我是一位亲子阅读和正面管教的推广人,热爱心理学,精通九数天赋解读。我愿成为照亮您和您孩子幸福坦途的灯塔,伴您一路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